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动态模式研究
    陈钰芬
    2009, 30(5): 1-11 . 
    摘要 ( 1797 )   PDF(1469KB) ( 2397 )  
    Chesbrough教授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但企业如何有效地实施和管理开放式创新仍然缺乏研究。文章以U-A模型为基础,分析不同产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关键的外部创新要素,并实证验证各外部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构建符合我国企业创新实际的开放式创新动态模式。研究发现:在产品创新阶段,科技驱动型产业的企业有选择地向少数外部创新要素深度开放能促进创新,经验驱动型产业的企业与多个外部组织的有效联接能促进创新;工艺创新更多地依赖于企业内部员工的技术能力、经验积累和工作责任心;平台创新阶段,企业内部技术能力积累以及将技术与市场整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能力是创新成功的关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对群体智力的影响
    金杨华
    2009, 30(5): 12-16 . 
    摘要 ( 1970 )   PDF(989KB) ( 2293 )  
    摘要:团队交互记忆系统是影响团队知识分享与群体智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58个工作团队310名成员的调查,检验了交互记忆系统的三维模型与群体智力的四维结构,分析了交互记忆与群体智力中自组织性、稳健性、灵活性和规则有效性的关系,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验证了交互记忆系统与群体智力的关系模型,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对群体智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团队学习和知识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扩散路径、吸收能力与区域中小企业创新——基于浙江省3个传统制造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杨菊萍,贾生华
    2009, 30(5): 17-24 . 
    摘要 ( 1910 )   PDF(1679KB) ( 2698 )  
    摘要:龙头企业的知识扩散对区域创新的带动效果及其作用路径是产业集群研究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实践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已有研究认为,龙头企业知识扩散的创新带动效果受到扩散路径与中小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其中扩散路径通常被划分为基于非正式交流和基于协作关系两种。根据浙江省3个产业集群内的156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龙头企业知识扩散对本地中小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存在一个重要的条件,即知识扩散路径与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应当形成匹配。企业吸收能力弱时,龙头企业知识通过非正式交流进行扩散能够实现有效的创新带动。企业吸收能力强时,龙头企业知识通过协作关系进行扩散能够实现有效的创新带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
    黄健,肖条军,盛昭瀚
    2009, 30(5): 25-32 . 
    摘要 ( 1869 )   PDF(973KB) ( 2914 )  
    摘要:近年来,多渠道供应链管理正在成为国际管理学界研究的新兴领域,我国研究者也正在展开相关研究。其中定量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文章通过对该领域主要研究进行扫描,特别是对理论模型、分析方法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可以看出当前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非合作博弈论;分析的供应链结构主要为单个供应商-单个零售商型;而研究内容又主要集中于渠道选择、渠道冲突和协调策略方面。最后,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展望了多渠道供应链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认知偏差与产能过剩
    张新海,王楠
    2009, 30(5): 33-39 . 
    摘要 ( 1835 )   PDF(937KB) ( 2764 )  
    摘要:在工业周期性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产能过剩、产能不足两个极点状况。特别对于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能过剩问题屡屡出现,给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带来了严重影响。但是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企业及市场是完全理性的,通过价格机制作用和市场出清,不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或产能不足。本文认为,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并非全知全能、完全理性的,存在着有限理性行为。文中利用双曲线贴现模型,将认知偏差理论引入到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中来,从微观视角分析了企业作为市场中的微观主体的投资行为,得出结论:由于存在认知偏差系数β,企业会在经济过热时出现冲动投资,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拖延投资,导致产能与市场需求的非同步变化,最终形成产能过剩、产能不足。本文还根据模型得出的调节系数β及c,提出针对产能过剩问题的调控政策建议,即通过惩罚和补贴等措施,引导企业投资行为,减弱企业认知偏差,减缓工业周期性波动幅度,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利的相关性检索与集成应用研究
    叶作亮,高千惠,陈国海
    2009, 30(5): 40-46 . 
    摘要 ( 1797 )   PDF(1430KB) ( 2174 )  
    摘要:阐述了专利分析技术和专业应用系统的现状和特点,提出通过专利模型树来描述专利文档,并以专利模型树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专利分类方法和专利相似性检索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集成专利管理系统,建立了集成框架,开发了集成系统,实现了在企业工作流程中的每个工作单元与专利相似性检索模块的集成。最后,在某企业的电缓速器设计的工作流系统中得以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专利实施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蒋逊明,朱雪忠
    2009, 30(5): 47-52 . 
    摘要 ( 1741 )   PDF(907KB) ( 2498 )  
    摘要:中国现行专利实施许可制度侧重于保证专利权人对其许可实施专利权的控制,未能合理协调和平衡许可人和被许可人的利益,且与其他相关的制度相冲突,存在着制度性风险。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并从制度层面上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利机制在知识型服务业创新中的现状 与前景预测分析
    曹勇,佘硕
    2009, 30(5): 52-60 . 
    摘要 ( 1729 )   PDF(1192KB) ( 2410 )  
    摘要:由于知识型服务业兼具服务业的一般特征及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的自身特点,因而其创新成果的有效保护成为其进一步成长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方式,通过对专利机制的制度分析结合对欧洲服务企业运用专利机制的数据与指标及中国的商业方法与相关服务专利现状的统计分析,得出专利机制对知识型服务业创新成果意义重大、其专利数量将大幅增长的结论。同时,利用Trend函数对2016年中国商业方法及相关专利数量进行趋势分析,并用二次曲线拟合模型对结论进行检验,把握专利机制对知识型服务业创新成果保护的未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制造业结构的演进特征分析及其趋势预测
    杨洪焦,孙林岩
    2009, 30(5): 61-68 . 
    摘要 ( 1911 )   PDF(1426KB) ( 2308 )  
    摘要:探究产业结构的一般演进规律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较多,但在产业划分上过于粗略,在预测方法上对数据的要求苛刻而与现实不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搜集整理了1988-2005年中国制造业内部细分行业的产值数据,细致地刻画了近20年来中国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趋势,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结构一直处于高度化的演进过程。此外,针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而难以建立有效的计量经济预测模型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结构数据对该预测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把握趋势信息而克服不确定及短期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综合创新体
    孙伟,高建,张帏,王德保,冯冠平
    2009, 30(5): 69-75 . 
    摘要 ( 1878 )   PDF(1341KB) ( 2569 )  
    摘要: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人们往往对技术创新给予很高关注,而忽视制度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本文认为,产学研合作只有在有效的制度创新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更大的技术跨越。本文深入研究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提出了“综合创新体”模型。该模型在科技型企业家的推动下,建立了均衡协调发展的支撑、技术、孵化和资本体系,产生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成果。期望本研究能为我国产学研合作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大学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
    胡亦武
    2009, 30(5): 76-81 . 
    摘要 ( 1899 )   PDF(1589KB) ( 2118 )  
    摘要:本文对国内各层次50所大学进行了国际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筛选和分析了中国大学国际化进程中重要积极影响因素和障碍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层次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各层次大学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本挣得方程研究及实证分析
    王云多
    2009, 30(5): 82-89 . 
    摘要 ( 1650 )   PDF(1111KB) ( 2018 )  
    摘要:受调查对象教育程度、行业和地区分布的影响,人力资本挣得方程中工作经验变量的二次设定存在不足。依据调查对象工作经验和收入的关系,同时参照墨菲(KeinMMurphy)和韦尔奇(FinisWelch)等学者研究人力资本挣得方程的方法,通过在基础明瑟挣得方程中加入工作经验变量的高阶多项式来提高挣得方程的拟合优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工作经验三次项的挣得方程是测定人力资本收益率的最佳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管理战略前因及后果:人力资源的影响
    杜维,司有和,温平川
    2009, 30(5): 90-102 . 
    摘要 ( 1734 )   PDF(1247KB) ( 2370 )  
    摘要:知识管理战略作为知识管理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为研究视角,构建了一个以人力资源和IT能力为知识管理战略前因,组织绩效为知识管理战略后果的整合模型。并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397家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人力资源和IT能力作为前因对知识管理战略有正向的影响,知识管理战略对其后果组织绩效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内部最重要的资源,对IT能力有促进作用,并且对组织绩效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该模型也勾勒出了人力资源在知识管理战略情景下的作用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人员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 /P
    陶凤鸣,孟卫东,杨涛
    2009, 30(5): 103-115 . 
    摘要 ( 1852 )   PDF(930KB) ( 2346 )  
    摘要: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人员配置的特点就是中高层管理为母公司外派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为当地人员。本文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该人员配置方式的成本费用较低。这些成本包括招聘成本、培训及内部化成本、控制成本以及违约成本等等。提出基本理论假设:外派人员的交易成本低于当地人员的交易成本。最后通过151个在华子公司样本所提供的数据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实物期权角度的投资过度行为分析
    杨军敏,曹志广
    2009, 30(5): 111-116 . 
    摘要 ( 1645 )   PDF(1010KB) ( 2156 )  
    摘要:企业的投资机会可以看作是一项实物期权,恰当执行这个期权能增加企业的价值。而这个期权执行政策受到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本文定量分析企业在负债融资的情况下,将有投资过度倾向,从而影响企业增长期权的执行策略,降低此期权的价值。通过对Mauer-Sarkar模型的改进和模拟,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企业融资契约的设计可以缓解企业投资过度行为,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增长期权的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国国立科研机构经费配置管理模式研究
    吴建国
    2009, 30(5): 117-123 . 
    摘要 ( 1850 )   PDF(922KB) ( 2816 )  
    摘要:本文介绍了德国研究开发预算管理与评估的基本实践经验,分析研究了德国政府重点支持的国立科研机构的经费配置管理机制,研究提炼出德国不同类型国立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提出改进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3条建议,包括:加强国家科技战略管理、科技政策制定及科技计划执行监督;加强国立科研机构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与效益;探索科研绩效与报酬挂钩的新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了么?
    潘申彪,余妙志
    2009, 30(5): 124-131 . 
    摘要 ( 1965 )   PDF(948KB) ( 2783 )  
    摘要:本文在修正的A-J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外资企业技术溢出并不意味着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门槛效应”,通过技术积累越过门槛,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才可促进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文章对1999-2006年我国工业企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当行业总体、高、中技术行业未达到门槛值时,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在低技术行业中这种促进作用却是显著的。最后,文章针对导致上述结论的可能原因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说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牌农业的产业组织优化与模块化设计
    季六祥
    2009, 30(5): 132-138 . 
    摘要 ( 1617 )   PDF(2291KB) ( 2279 )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思路,一般描述了品牌农业的产业组织网络模型,核心是在个体农户与品牌市场之间引入一个泛中介产业服务网络,继而作出其优化模式,以解析现代农业转型中组织结构由网络化向集成化乃至虚拟化演变的内在逻辑。其次,分别作出组织运行中资金流、物流、知识流和品牌价值流模块设计,并相应构建基于Web的信息化管理集成平台,以满足协同增值、在线服务与实时管理,实现全面信息化支持的虚拟价值网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竞合情景下企业知识获取和绩效关系的研究
    李晶钰,沈灏
    2009, 30(5): 139-147 . 
    摘要 ( 1867 )   PDF(1024KB) ( 2228 )  
    摘要:本文基于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程度差异,提出2×2的竞合关系矩阵,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不同竞合组合情境下企业的知识获取、个人关系与合作绩效特征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三个竞合情境相比,企业间高程度的竞争与高程度的合作并存更有利于推动企业进行知识获取,促进个人关系的完善以及合作绩效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在转型经济环境下赢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一种新的战略选择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行为、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
    陈国权,周为
    2009, 30(5): 148-154 . 
    摘要 ( 2276 )   PDF(1667KB) ( 2644 )  
    摘要:企业家的领导行为往往通过组织层面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领导行为、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绩效三个不同层面的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企业家的TRC三种导向领导行为均对组织学习能力有显著影响,其中变革导向第一,关系导向行为第二,工作导向行为第三;(2)组织学习能力在关系导向、变革导向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论文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贡献、不足及未来的改进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曹科岩,龙君伟
    2009, 30(5): 155-161 . 
    摘要 ( 1901 )   PDF(935KB) ( 2659 )  
    摘要: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我国高科技组织中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机制。通过对来自4个城市的36家高科技组织的248名团队成员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绩效和团队成员工作满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团队共享心智模式通过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分享行为对团队绩效产生影响,即知识分享行为在团队共享心智模式与团队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制造业结构转型实证研究
    钱方明,陈娟
    2009, 30(5): 162-168 . 
    摘要 ( 1799 )   PDF(1017KB) ( 2789 )  
    摘要: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结构转型问题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提出了研究区域制造业转型的分析框架,测度了1990~2006年浙江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幅度和方向。实证结果显示,1990~2006年间浙江制造业结构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过程,逐渐向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转型,但仍停留在价值链的低端,产业生态化程度不高。文章最后提出了实证结果对浙江制造业结构转型的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废物外包处理模式下的生产商产品定价研究
    吴荻,武春友
    2009, 30(5): 169-177 . 
    摘要 ( 1678 )   PDF(1193KB) ( 2699 )  
    摘要:为有效遏制经济增长与废物攀升之间的正相关效应,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环境规制和公众舆论纷纷要求生产商必须对其废物处理承担责任。在这种背景下废物外包处理模式应运而生,它为生产商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多数学者都是针对具有再利用和再循环价值废物的研究,忽略了不具备此特征的废物以及多类废物外包处理叠加后对生产商产品定价策略影响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建立废物类型与废物外包处理模式有机联系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不同废物外包处理模式的基本特征,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算例分析深入探讨各参数对最优产品价格和生产商利润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了对策分析,以期为生产商理性废物外包处理模式的选择和废物专业处理企业的成本节约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EO特征、R&D强度以及外部环境关系的 实证研究
    宁静,井润田
    2009, 30(5): 178-186 . 
    摘要 ( 1939 )   PDF(1016KB) ( 2715 )  
    摘要:采用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ICS)中来自中国、巴西、南非企业的数据,研究CEO人口统计学特征对R&D强度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政府政策、法律体系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CEO教育水平、工作经验(担任CEO前在本产业的工作时间)和R&D强度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社会文化对CEO特征和R&D强度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中国、巴西两国的CEO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R&D强度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高于南非。政府政策在CEO教育水平和R&D强度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政府政策越不稳定,CEO的教育水平和R&D强度之间的正相关性越强;但政府政策对CEO工作经验和R&D强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法律体系并未在CEO特征和R&D强度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共被引率分析的期刊分类研究
    王贤文,刘则渊
    2009, 30(5): 187-195 . 
    摘要 ( 1912 )   PDF(1258KB) ( 2242 )  
    摘要: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中的Cited Reference Search功能,在整个数据库中检索期刊的共被引次数矩阵,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数据的完整性。根据本文提出的计算期刊共被引率矩阵的方法,通过将期刊的共被引情况标准化,可以减少数据误差。随后作者从JCR的4个学科中随机选择若干种期刊,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聚类的结果与JCR中的期刊学科分类完全一致。作者进一步以SSCI收录的78种管理学期刊为研究对象,检索和计算期刊共被引率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Netdraw进行网络结构的分析,研究管理学学科的内部知识结构和知识交流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