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07-24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
    陈钰芬,陈劲
    2009, 30(4): 1-9 . 
    摘要 ( 3911 )   PDF(2141KB) ( 4636 )  
    摘要:Chesbrough教授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本文基于209家中国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开放式创新的机理与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主要是通过获取市场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以弥补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不足,进而提高创新绩效。机理研究揭示了开放式创新体系下各创新要素对促进创新绩效的作用,为企业在创新实践中根据自身资源的拥有状况,有选择地与外部创新要素有效联接,获取外部创新资源,更有效地实施开放式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理论与政策并行
    张俊芳,雷家骕
    2009, 30(4): 10-17 . 
    摘要 ( 1786 )   PDF(1027KB) ( 2984 )  
    摘要: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一直被视为促进一国经济发展乃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更为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追赶提供了有效途径,其研究不仅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概念与理论起源出发,分别从理论与政策的视角回顾与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研究中的争议与不足,以期为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创新体系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营销能力对领导者创新欲望的影响研究
    于建原,赵淳宇,李瑞强
    2009, 30(4): 18-28 . 
    摘要 ( 1670 )   PDF(1372KB) ( 2550 )  
    摘要: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欲望不仅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也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本文提出企业营销能力是影响企业领导者创新欲望客观因素的研究命题。通过建立对企业领导者创新欲望测量的“心理倾向”与“行为倾向”两个基本构面和测项,采用准随机区组经典实验设计的研究方法对命题进行研究检验。结论表明,企业的营销能力对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欲望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根据本研究结论,要想提高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活跃度,就必须有效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品研发微观过程研究进展 —一个技术演变的视角
    毛荐其
    2009, 30(4): 29-36 . 
    摘要 ( 1660 )   PDF(1157KB) ( 1934 )  
    摘要:产品研发过程相当复杂,经济学家与创新学家视其为“黑箱”。本文试图从技术演变的视角对产品研发过程进行文献梳理,厘清产品研发的微观发生过程以及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演变过程与发生机理,阐明产品研发过程中底层因子以及如何相互作用导致新技术的产生,评述产品研发过程中技术演变的具体形式、条件与特点以及产品研发中如何应用试错、技术反求、分解、集成等开发方法,并有效实施技术重组、融合、嫁接等开发技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的比较分析:一个实证研究
    郭莉
    2009, 30(4): 37-43 . 
    摘要 ( 1591 )   PDF(1003KB) ( 2072 )  
    摘要:产业生态网络是产业活动在经济和资源环境上达到平衡的重要途径,是不同产业企业之间建立工业共生的组织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关联关系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对产业生态网络的模式进行划分,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工业共生的实践情况,从系统稳定性、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成员参与程度、进入壁垒和环境绩效等方面对各自特点展开比较分析,对于加快我国生态工业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力资本、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FONT
    蒋天颖,王俊江
    2009, 30(4): 44-50 . 
    摘要 ( 1863 )   PDF(1120KB) ( 2635 )  
        摘要: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智力资本与组织学习、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假设模型,并通过对浙江省78家企业555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对这一模型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智力资本包含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与关系资本三个主要因素,人力资本不仅直接影响结构资本,还能通过关系资本的中介作用,对结构资本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企业智力资本三个因素对组织学习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着直接影响,而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着间接影响,通过组织学习而实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溢出的空间尺度与实证检验
    窦雪霞,程开明,窦志强
    2009, 30(4): 51-56 . 
    摘要 ( 1772 )   PDF(1735KB) ( 2389 )  
    摘要:技术创新的作用日益重要,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使其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依存于不同的内在机理及载体,创新外溢表现为企业、产业、区域及国际溢出四大空间尺度。利用人均专利申请量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检验显示,全国及典型省份的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说明省级区域内部企业间、产业间创新溢出效应显著;创新能力较强省份与其周边省份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较高,验证了省级区域间创新溢出的客观存在。结论对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Meta分析
    姚山季,王永贵,贾鹤
    2009, 30(4): 57-64 . 
    摘要 ( 1920 )   PDF(1042KB) ( 2385 )  
    摘要: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在检索主要的学术数据库中关于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在管理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关注的Meta分析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定量的综合分析。不仅包括文献的同质性检验,还对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Meta分析,同时对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可能调节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的逻辑及其比较研究
    管晓永
    2009, 30(4): 65-73 . 
    摘要 ( 1647 )   PDF(1030KB) ( 2076 )  
    摘要:我国信用评价技术长期围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辩式重复研究的现状和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也远不能满足国内蓬勃发展的信用建设事业的实践需要,更无力承担当前金融危机下信用风险防范和未来信用秩序提升的应有功能。鉴此,本文试图在梳理西方信用评价技术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探索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一步通过比较分析中西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在条件的差异,剖析我国信用技术研究落后的深层原因;最终得出内在基础、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我国信用评价技术创新发展三大必备要件的基本结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参数可调的网络节点重要性度量方法
    王建伟,荣莉莉,郭天柱
    2009, 30(4): 74-79 . 
    摘要 ( 3750 )   PDF(1194KB) ( 4502 )  
    摘要:对网络节点进行重要性评估,发掘重要性节点已经成为网络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然而,由于现有的大部分中心性度量方法仅仅考虑单一指标,所以这些方法很难捕获节点之间的细微差别。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可调参数的网络上节点重要性度量的新方法。其主要原则是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不但与节点本身的度具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与节点的邻居节点的度大小,节点的介数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在艾滋病患者性关系网络上的研究表明:与其他的几个典型的中心性判别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比较细致地描述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差异性,并具有很强适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能耗强度的路径分析
    冯泰文,孙林岩,何哲,邢星,
    2009, 30(4): 80-88 . 
    摘要 ( 2022 )   PDF(1307KB) ( 2606 )  
    摘要:在对制造业能耗强度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94-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能耗强度的路径进行研究,同时以制造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为控制变量,技术水平和能源价格为调节变量,研究调节变量对制造业产业结构与能耗强度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达到降低能耗强度的目的;同时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技术水平和能源价格对制造业产业结构与能耗强度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完善能源市场价格机制和提高能源技术水平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王永宁,王旭,李燎原
    2009, 30(4): 89-96 . 
    摘要 ( 1783 )   PDF(1214KB) ( 2434 )  
    摘要:本文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人均资本、FDI、服务业占比、市场占有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城乡差距负相关关系。协整方程显示,其中以城乡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目前城乡差距现象严重,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FDI流入服务业比重偏小、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出口间双向促进效应滞后现象明显等因素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瓶颈。本文最后从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完善服务贸易法律保障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竞争性联盟内生合作效应的中介效应分析
    李薇,龙勇
    2009, 30(4): 97-104 . 
    摘要 ( 1705 )   PDF(1167KB) ( 2488 )  
    摘要:竞争性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兴的战略模式,因其可以通过协同效应为合作成员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联盟理论的研究焦点。本文基于205个竞争性联盟的调研数据,借助回归分析方法,从联盟内部角度,讨论和检验了竞争性联盟的合作效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尤其是间接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结构与内部风险在影响因素与合作效应因果链中均发挥着较为显著的中介作用,即影响因素对联盟合作效应的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部分地、或者完全地通过联盟结构和联盟风险这些中介变量而间接产生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雷士公司控制权之争的案例分析
    王世权牛建波
    2009, 30(4): 105-114 . 
    摘要 ( 1849 )   PDF(1728KB) ( 2505 )  
    摘要:运用扎根理论对雷士公司控制权之争的案例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在既有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关系治理可以成为现阶段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然而,作为一种需要“集体行动”方能发挥最大效用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其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是公司发生了侵害绝大多数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行为,并且各利益相关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协调起来形成联盟。与此同时,研究也发现,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是与企业具有正式契约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为此,在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纳入到正式制度安排时,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可能参与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一个科学的界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
    赵剑波,曹红军,王以华
    2009, 30(4): 115-122 . 
    摘要 ( 1753 )   PDF(2020KB) ( 2110 )  
    摘要:资源基础观认为是资源的特性或者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本文试图从企业对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资源对于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访谈确定了企业资源管理的五个维度,即企业资源获取管理、信息搜集和分析管理、企业产品和资源释放管理、企业内部组织管理以及外部关系协调管理。通过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本文实证了这五个维度构成了企业资源管理的内容。而后本文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企业资源管理和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分析了企业经营历史和企业规模对于上述关系的影响。最后本文讨论了上述分析对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间技术威胁的理论研究
    赖院根,朱东华
    2009, 30(4): 123-129 . 
    摘要 ( 1663 )   PDF(1414KB) ( 2465 )  
    摘要:随着技术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提升,拥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常常对不拥有该技术的一方构成严重的威胁。结合具体的技术事件案例,本文对存在于组织之间的技术威胁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其生成机理、定义和特征等。从技术发展不平衡类型的角度出发,本文将技术威胁类型划分为技术差距威胁、技术差异威胁和技术研发威胁。为对技术威胁大小进行分析,本文还进一步建立了技术威胁影响因素的三维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的影响机制研究
    应洪斌,沈瑶
    2009, 30(4): 130-137 . 
    摘要 ( 1692 )   PDF(1051KB) ( 2130 )  
    摘要:有效的知识传递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非正式网络凭借其良好的互动性,快速的传播速度决定了它在隐性知识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当前对于隐形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的具体机制,目前还少有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对高技术企业内部员工的非正式网络进行研究,提出并验证了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网络特征和联系特征对知识传递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次,个体的沟通意愿和沟通频率对于网络特征与知识传递效果之间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最后,知识缄默性对于信任、工作互动程度与知识传递效果的关系存在调节效应,信任、工作互动对知识传递效果的促进作用随着知识缄默程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审计监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沈煜,佟仁城
    2009, 30(4): 138-143 . 
    摘要 ( 1524 )   PDF(996KB) ( 2214 )  
    摘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审计体系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个层次构成,宏观审计与微观审计兼顾。日常制度化审计的主体是内部审计机构总监察长办公室。本文研究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审计监督制度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审计实践与影响,还提出了对加强我国科技经费监管的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道德和学风问题的现状与管理对策建议
    张婍,王二平,孙建国
    2009, 30(4): 144-153 . 
    摘要 ( 1649 )   PDF(1102KB) ( 2743 )  
    摘要: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个别访谈了4个科研机构的28名各类科研人员。再通过网上调查问卷,共回收来自19个科研机构381名各类科研人员的有效问卷。分析结果包括我国科研人员目前学风不正和违反科研道德现象的严重程度、产生科研道德问题的原因、科研人员对学术腐败现状的态度,以及科研机构应该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等问题。为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针对性参考,并为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教育评价中主客观赋权方法比较研究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
    2009, 30(4): 154-161 . 
    摘要 ( 1510 )   PDF(1478KB) ( 2374 )  
    摘要:本文利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2007年世界大学排名的原始数据,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TOPSIS法、秩和比法、灰色关联法、熵权法六种客观赋权法进行排序,然后比较了各种评价结果,并将这六种客观赋权评价结果与泰晤士报主观赋权评价结果进行了两两比较。研究发现:客观赋权法的评价结果无法得到公认,比较适用宏观分级评价;评价对象自身的差异程度会影响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在评价数据呈正态分布情况下,客观赋权法评价结果与权威主观评价结果相比,处于数据中间段的评价结果相差较大,而处于数据系列两端的评价对象会得到较为一致的评价;主客观赋权方法相结合是综合评价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利联盟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启示
    徐明华,陈锦其
    2009, 30(4): 162-167 . 
    摘要 ( 1555 )   PDF(1889KB) ( 2147 )  
    摘要:作为相关专利权人之间的一种战略性组织,专利联盟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反公地悲剧”问题和和规避专利丛林,同时放大了专利的作用,强化了专利权人的谈判地位和征收专利许可费的能力,甚至控制和左右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走向,给联盟成员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国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和熟悉专利联盟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理,从而积极地应对国外专利联盟的市场竞争,同时也可以参与或组建自己的专利联盟组织,提高专利竞争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睡专利形成机理及其防治
    袁晓东
    2009, 30(4): 168-174 . 
    摘要 ( 1782 )   PDF(1184KB) ( 2048 )  
    摘要:沉睡专利是指既没有积极开发也不进行消极利用的专利,应排除阻碍专利和问题专利。本文在分析我国沉睡专利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沉睡专利存在的原因,认为沉睡专利是权利人在市场化和一体化两次努力失败之后的无奈选择,是高额市场交易成本和缺乏互补性资产的产物,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研究
    赵远亮,周寄中,侯亮,许治
    2009, 30(4): 175-183 . 
    摘要 ( 1786 )   PDF(1038KB) ( 2492 )  
    摘要:本文以我国上市医药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对医药企业知识产权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性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中,中药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化学和生物制药企业所积累的外观设计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实用新型和商标与医药企业的绩效之间没有关联性。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学科特征考察中国参与科技全球化的进程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实证分析
    袁军鹏,薛澜
    2009, 30(4): 184-189 . 
    摘要 ( 1592 )   PDF(1884KB) ( 2329 )  
    摘要:以1994 - 2006年Web of Science (含SCIE,SSCI和A&HCI)收录的中国发表论文为样本,从中国参与发表Web of Science文章各学科的总量、速度、及学科分布研究了中国在国际科学研究中的学科地位与学科优势。同时,运用波士顿矩阵方法,按照文章数量与发展速度两个维度将中国参与发表Web of Science文章所涉及的242个学科分为四个类别:“明星”,“奶牛”,“问号”,“瘦狗”,针对不同的学科类别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属性综合评价系统的新兴技术识别研究
    黄鲁成,卢文光
    2009, 30(4): 190-194 . 
    摘要 ( 1665 )   PDF(1101KB) ( 2729 )  
    摘要:新兴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已逐步为各国政府和管理学界所公认。要投资新兴技术,首先要对其进行识别,以及评价和选择,然而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性给新兴技术的识别、评价和选择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利用在属性集和属性测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属性综合评价和决策系统,对一组技术进行了判别,进而对其进行了分类,以求找出其中的新兴技术,为新兴技术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新兴技术的最终商业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