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3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3-27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企业间关系行为对创新柔性的影响研究
    宋华, 王岚
    2012, 33(3): 1-10,17. 
    摘要 ( 1711 )   PDF(1788KB) ( 2567 )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权变理论,本文构建了开发型关系和利用型关系对创新柔性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环境竞争性和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来探索外部环境如何影响关系类型对创新柔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194家企业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型关系和开发型关系均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柔性;并进一步发现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开发型关系对创新柔性的影响,而环境竞争性负向调节开发型关系对创新柔性的影响,正向调节利用型关系对创新柔性的影响。说明环境竞争性强,减弱企业通过开发型关系来提升创新柔性,企业更多地采用利用型关系提升创新柔性;环境动态性强,增强企业通过开发型关系来提升创新柔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研究
    王珊珊, 王宏起
    2012, 33(3): 11-17. 
    摘要 ( 1849 )   PDF(1251KB) ( 2775 )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家和各地方科技计划重点支持对象。在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背景和特征分析基础上,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揭示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的机理,进而提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科技计划项目的需求,并设计面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旨在为建立和完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感知产品创新对冲动购买的作用机制研究
    常亚平, 朱东红, 李荣华
    2012, 33(3): 18-26,35. 
    摘要 ( 2037 )   PDF(1661KB) ( 2544 )  
    产品创新是否被消费者以冲动购买的方式接受是企业和学术界关心的重要议题。本研究以手机制造业为例,从技术创新的角度,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构建了消费者感知的产品创新与冲动购买意愿的关系模型,并引入了情感反应作为中介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外观创新、操作创新与冲动购买意愿之间存在积极的正向关系;功能创新与冲动购买意愿之间存在负向关系;快乐情感在产品创新与冲动购买意愿之间起到显著中介作用,而唤起情感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两面性:一项整合研究
    白璇, 李永强, 赵冬阳
    2012, 33(3): 27-35. 
    摘要 ( 1866 )   PDF(1098KB) ( 2459 )  
    全面认识社会资本的促进和阻碍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PLS多层建构模型,关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正、负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社会资本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社会支持,也存在社会成本;第二,社会支持和社会成本分别中介了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第三,发展网络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关系,既有利于强化社会支持,也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第四,社会资本引致的资金支持和资源支持对创新绩效的贡献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股东与经理人信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杨建君, 张钊, 梅晓芳
    2012, 33(3): 36-41,80. 
    摘要 ( 1573 )   PDF(1492KB) ( 2050 )  
    以实证方法研究了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度、经理人风险承担、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股东与经理人的信任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股东与经理人的信任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股东与经理人信任度越高,经理人的风险承担意愿越强。经理人的风险承担意愿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度可以通过经理人的风险承担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信息不对称度的降低可以提高股东与经理人之间信任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促进作用。本研究对现有的部分理论做出了有益的补充,为企业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系营销导向对营销创新的影响研究
    李颖灏
    2012, 33(3): 42-48. 
    摘要 ( 1755 )   PDF(929KB) ( 2070 )  
    本文构建了基于知识整合的关系营销导向和营销创新关系模型,并解释了关系营销导向各维度和关联市场在知识获取和整合基础上对营销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顾客、供应商、内部市场等关联市场是企业创新知识的重要来源;实施关系营销导向战略的企业运用信任、承诺、沟通和互惠等手段加强与各关联市场的联系,能帮助企业了解顾客,积极获取市场信息;企业通过知识整合对获取的顾客知识和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加工,有助于营销创新的成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创新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
    王海花, 彭正龙, 蒋旭灿
    2012, 33(3): 49-55. 
    摘要 ( 2120 )   PDF(1234KB) ( 2621 )  
    运用扎根理论的质化研究方法,识别出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创新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形成由90个一级主题词、36个副范畴、4个主范畴(环境变量、资源共享渠道、创新资源需求和资源池)与1个核心范畴(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创新资源共享)构成的脉络体系,明晰各主范畴的作用机理,并以宝洁公司实践开放式创新的案例加以佐证。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资源共享是以环境变量为因果条件、资源共享渠道的构建为中介条件和桥梁、创新资源需求和资源池为行动/互动策略的脉络。最后,指出研究的应用价值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导向、知识管理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
    蒋天颖, 雷剑
    2012, 33(3): 56-64. 
    摘要 ( 1975 )   PDF(1102KB) ( 2493 )  
    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已成为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论文以长三角地区167家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学习导向、知识管理能力、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导向包含团队导向、记忆导向、信息导向、市场导向和系统导向等五个维度;学习导向各维度均对知识管理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团队导向和市场导向对知识管理能力的影响作用尤为明显;知识管理能力并不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影响,而是要通过组织创新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竞争优势产生间接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分享微观机制研究
    吴丙山, 赵骅, 罗军
    2012, 33(3): 65-71. 
    摘要 ( 1649 )   PDF(1416KB) ( 2465 )  
    论文从主从博弈的视角,将高新技术企业运营的基础单位知识团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中的主方和从方来刻画知识团队中成员间知识水平的差异,通过分析各方投入、绩效分配、安全系数等对知识分享的影响,建立起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团队中知识分享决策的主从博弈微观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探索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分享过程中的内在微观机理及其影响机制。论文研究发现成员的知识分享绩效分配系数与知识分享投入正相关,知识分享安全指数对知识分享投入与知识分享收益均有积极的影响;知识团队中知识分享前提条件是知识优势方的绩效分配系数应足够大,且该绩效分配系数与所有跟随者的绩效分配系数之和的比值应大于知识转化系数;研究结论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分享策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航空复杂产品研发团队知识集成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王娟茹, 杨瑾
    2012, 33(3): 72-80. 
    摘要 ( 1907 )   PDF(869KB) ( 2383 )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调研访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提取了影响航空复杂产品研发团队知识集成的11个关键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航空复杂产品研发团队知识集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假设,并以航空复杂产品研发团队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知识特征、产品复杂性、激励机制、集成动机、团队文化、信任关系、沟通机制、吸收能力和IT能力是航空复杂产品研发团队知识集成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观规范和学习能力对航空复杂产品研发团队知识集成没有直接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性别多样性对团队绩效和创造力影响的研究
    张燕, 章振
    2012, 33(3): 81-88. 
    摘要 ( 2184 )   PDF(916KB) ( 2984 )  
    旨在考察中国文化情境下性别多样性对团队绩效和创造力的直接影响以及团队工作年限的调节作用。本文以制药和电信企业的146个团队为样本,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 性别多样性对团队绩效和创造力有正向的影响,2) 随着团队工作年限的增加性别多样性对团队创造力的正向影响减弱,而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没有显著变化。本文还通过补充调查233名在职员工和分析6个本科学生团队案例验证了个体由于性别本身的差别而产生性别角色、互动风格方面的互补性差异,以及异性间存在较少的社会比较行为,进一步支持了本文研究假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性别多样性的研究,而且也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确定环境下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韩国企业集团为例
    权圣容, 吴贵生, 格佛海
    2012, 33(3): 89-95,112. 
    摘要 ( 2035 )   PDF(1476KB) ( 2458 )  
    多元化战略是企业扩展业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战略之一。然而,在不同的宏观环境下,关于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往往得到不一致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采用固定的研究对象,但在截然不同的经营环境中,观察其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利用韩国30家大型企业集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14年(1990~1996, 1999~2005)的财务数据,以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为自变量,企业绩效为因变量,衡量不同多元化程度的企业绩效差异。结果表明:(1)金融危机促进了企业对内部管理因素的重视,并使企业改变对于危机管理的态度;(2)危机之后,企业的经营因素与经营成果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3)低多元化企业较高多元化企业表现出更好的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组织纵向一体化与科研战略绩效关系研究
    谢晔, 霍国庆
    2012, 33(3): 96-104. 
    摘要 ( 1837 )   PDF(1118KB) ( 2629 )  
    本文运用范围经济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对科研组织的纵向一体化进行了分析和解释。以92所国立科研院所为样本,具体考察了科研组织纵向一体化水平与科研战略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科研组织的纵向一体化能够提高科研组织的科研战略绩效,但是,过高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会降低科研战略绩效。该结果对科研组织的科技产业化和组织边界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技术转移政策体系及其协同运行机制研究
    刘华, 周莹
    2012, 33(3): 105-112. 
    摘要 ( 1753 )   PDF(1089KB) ( 2374 )  
    随着我国技术转移政策体系的目标转变以及调整范围和制定主体的不断扩大,政策的制定重点应转向体系和机制的完善。但目前技术转移政策运行仍然遵循着强调单一政策效率的传统模式,各种政策之间的冲突与效能抵消造成系统内耗,致使政策系统整体效能降低。本文将协同学原理运用于政策体系构建和运行管理中,基于政策协同运行模式提供的高效率及其实用价值,提出了构建我国技术转移政策协同运行机制的具体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专利宽度和深度的技术复杂度分析
    张古鹏, 陈向东, 牛欣
    2012, 33(3): 113-120,135. 
    摘要 ( 1814 )   PDF(1976KB) ( 2768 )  
    本文以Ozman M.提出的专利技术复杂度测度方法为基础,使用中国发明专利数据计算了三十个技术领域的宽度与深度,并与Ozman M.使用欧洲专利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从中发现各技术领域的技术复杂度在中国和欧洲表现出了趋同特性。电信领域前二十家公司在中国和欧洲的技术复杂度差异较大。日本电信类公司较美国和欧洲电信类公司拥有更高的技术宽度和深度,说明日本电信类公司拥有更复杂的专利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高新区强弱空间极化的演化分析
    王松, 胡树华
    2012, 33(3): 121-127. 
    摘要 ( 1511 )   PDF(1068KB) ( 2551 )  
    以2000-2008年国家高新区数据为依据, 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强弱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极化指数测量了国家高新区的极化水平及其空间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近9年间国家高新区整体极化趋势呈现"M"型特征,并在南方-北方表现为增强,而在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沿海-内陆方向上稍微减弱;就平均极化水平而言,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方向>沿海-内陆方向>南方-北方方向。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相应地推导出我国国家高新区均衡政策的选择域:北京、西安、天津、武汉、成都、大连、长春、沈阳,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风险投资业绩影响因素研究
    范宏博
    2012, 33(3): 128-135. 
    摘要 ( 2029 )   PDF(860KB) ( 2145 )  
    本文收集了1998年至2005年间的投资样本,采用Logit回归的方法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的业绩主要由被投企业的质量来决定,风险投资的经验和网络联系并没有提高其投资业绩;风险投资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投资于成熟企业,将这些企业推向IPO市场上获得的。我国风险投资并没有体现出为被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1-法和改进DEA的工程项目评标方法
    张熠, 王先甲
    2012, 33(3): 136-141. 
    摘要 ( 1679 )   PDF(1101KB) ( 2501 )  
    提出了一种基于G1-法和改进DEA的工程项目评标方法,通过引入主观偏好系数,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将G1-法所确定的指标权重和改进DEA法所确定的公共权重结合起来共同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并以此为基准计算各投标单位的效率指数,通过比较其大小来对投标单位进行排序。最后通过工程项目评标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决策者进行工程项目评标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熵权-AHP组合的城市保险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
    林正奎
    2012, 33(3): 142-147,160. 
    摘要 ( 1747 )   PDF(1639KB) ( 2569 )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焦点。随着我国保险业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保险业社会责任履职情况如何这一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本研究在深入分析保险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保险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熵权和层次分析分析法(AHP)建立了组合评价模型,填补了保险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空白。采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2006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在"十一五"期间社会责任履职能力呈现整体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及实证
    买生, 匡海波, 张笑楠
    2012, 33(3): 148-154. 
    摘要 ( 1735 )   PDF(1107KB) ( 2640 )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是目前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热点,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评价研究尚属创新。本文将科学发展观引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了包含科学发展表征指标的企业社会责任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熵权-TOPSIS法评价模型,对7家样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进行了评价,并与中国社科院"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引入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更能够表征和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信息披露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刘佳刚
    2012, 33(3): 155-160. 
    摘要 ( 2092 )   PDF(878KB) ( 2443 )  
    将虚拟手机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情景实验法公布正负面两类公开信息,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企业公开信息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企业形象和产品评价在企业公开信息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中的作用。发现这两类变量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的效果,发现企业能力对产品评价的影响,高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产品评价的影响,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的影响,要高于企业能力对企业形象的影响。发现企业公开信息主要通过产品评价发挥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