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瑞龙,周业安.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国家环保总局.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Braden, R.Allenby, Industrial Ecology :Policy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M],工业生态学:政策框架与实施,2005.
[4] 商华,生态工业园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研究 .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管理创新-第五届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2010:7.
[5] 刘利,干胜道,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进展[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120-129.
[6] 杨瑞龙,现代契约观与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山东社会科学[J],2003,3:9-12.
[7] 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 2010.
[8] David Gibbs,Pauline Deutz, Implementing industrial ecology? Planning for eco-industrial parks 2005(04):224-232 .
[9] 元炯亮.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环境保护[J],2003,3:38-40.
[10] 孙英杰,邹传波.生态工业的研究进展及其评价的探讨,生态经济学报[J],2006,23(4):43-46.
[11] 吴伟.陈功玉等,生态工业系统的综合评价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36-42.
[12] 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98-102.
[13] 游达明,许斐.熵值法在区域EIP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2003(5):641-643.
[14] 刘杰,李朝峰,李小彭等.基于物元和组合权重的产品广义质量评价研究及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2008,29:6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