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err T N. Bowie Bonding in the Music Biz: Will Music Royalty Securitization Be the Key to the Gold for Music Industry Participants[J]. UCLA Entertainment Law Review, 2000, 34(7):93-96[2] 艾毓斌, 黎志成. 知识产权证券化: 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16(3):22-27.[3] Mahmud, Shahnaz. Securitizing for the future[J]. 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06, 162(9):22-24.[4] Odasso M C, Ughetto E. Patent-backed securities in pharmaceuticals: what determines success or failure?[J]. R&D Management, 2011, 41(3):219-239.[5] 袁晓东. 日本专利资产证券化研究[J]. 电子知识产权, 2006, 25(7):42-46. [6] 苑泽明, 金宇, 李田. 中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研究报告(2016)[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28-29[7] 黄光辉, 徐筱箐. 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的构建策略研究——以风险控制为中心[J]. 经济问题, 2011, 35(2):63-67.[8]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国技术交易所.专利质量分析指标体系操作手册[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9] 曾繁华, 冯儒. 专利资产证券化运行机理及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24(2):109-113.[10] 刘夏, 黄灿, 余骁锋.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专利质量预测初探[J]. 情报学报, 2019, 38(4):402-410.[11] 杨思思, 戴磊, 郝屹. 专利经济价值度通用评估方法研究[J]. 情报学报, 2018, 37(1):52-60.[12] 张彦巧, 张文德. 企业专利质量量化评估模型实证研究[J]. 情报杂志, 2010, 29(2):51-54. [13] 赵蕴华, 张静, 李岩等. 基于机器学习的专利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 情报科学, 2013, 31(12):15-18.[14] 艾毓斌, 黎志成. 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16(3):22-27.[15] 李秀娟. 专利质量评估的影响因子[J]. 电子知识产权, 2009,24(5):64-67.[16] 李志鹏, 夏轶群.基于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的专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J]. 财会月刊, 2016, 23(15):63-66.[17] 汤珊芬, 程良友. 知识产权证券化探析[J]. 科学管理研究, 2006, 24(4):53-56.[18] 万小丽, 朱雪忠.专利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J]. 科研管理, 2008, 25(2):185-191.[19] 靳晓东.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专利资产证券化中的专利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1):138-141. [20] 靳晓东. 专利资产证券化中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商业时代, 2011, 35(24):66-69. [21] 陈勇. 以证券化推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J]. 知识产权, 2006, 16(1):40-42. [22] 洪艳蓉. 资产信用融资与风险管理:专利许可收费权证券化的新探索[J]. 知识产权, 2013, 34(11):77-82.[23] 肖国华, 王春, 姜禾等. 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 52(3):96-99.[24] 李振亚, 孟凡生, 曹霞. 基于四要素的专利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 情报杂志, 2010, 29(8):87-90. [25] 胡小君, 陈劲. 基于专利结构化数据的专利质量评估指标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4, 32(3):343-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