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其冬,武佩珍,程建刚等.层次分析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7): 119-124. [2] 陈学中,盛昭瀚,李文喜.科研项目选择的0-1目标规划模型[J].科研管理, 2005, 26 (4): 117-121. [3] 张坚,黄现,陶树人.基于遗传算法的R&D项目实物期权评价模型[J].科研管理, 2004, 25 (2): 44-48. [4] 肖健华,吴今培,陈世权.一种应用聚类分析的科研立项评审数据处理方法[J].科研管理, 2000, 21 (3): 82-87. [5] 樊宏,陈世权.基于DEA算法的科研评审排序方法与应用[J].科研管理, 2002, 23 (4) : 65-69. [6] 肖人毅, 王长锐. 科研基金项目立项评估方法的研究与改进[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5):66-71. [7] 王雄, 吴庆田. 基于模糊语言的科研基金项目立项评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9):61-63. [8] 张守华,孙兆辉,祝志明. 层次灰色方法在科研项目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5,27(10): 1744-1747. [9] 肖健华,吴今培.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科研立项总结评价方法[J].科研管理,2001,22(5): 8-12. [10] Shafer G.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vidence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1976. [11] 段新生. 证据理论与决策、人工智能[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2] Yang J B, Xu D L. On the evidential reasoning algorithm for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analysis under uncertainty [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A,2002,32(3):289-304. [13] 徐泽水, 达庆利. 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法及其应用[J]. 系统工程学报, 2003,18(1):67-70. [14] 刘克, 王成红, 何杰, 宋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通讯评议结果的公平化处理[J]. 中国科学基金,2003(4):234-237. [15] 陈晓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我国管理科学(1986-200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