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秋生, 冯艺. 加计扣除,费用归类操控与企业研发投入效率[J]. 财贸研究, 2020, 31(7):100-110.[] 杨国超, 刘静, 廉鹏,等. 减税激励、研发操纵与研发绩效[J]. 经济研究, 2017, 52(8):110-124.[] Oz?elik E,Taymaz E. R&D support progra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Turkish experience[J]. Research Policy, 2008(37):158-275.[] 万源星, 许永斌, 许文瀚. 加计扣除政策,研发操纵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J]. 科研管理, 2020, 41(2):83-93.[] 柳光强. 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 2016(10):62-71.[] 陆国庆, 王舟, 张春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研究[J]. 经济研究, 2014, 49(7):44-55.[] 李文健, 翁翕, 龚六堂. 政府如何激励创新?——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J]. 经济学(季刊), 2022,22(2):365-384.[] 陆国庆, 王舟, 张春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研究[J]. 经济研究, 2014, 49(7):4-17.[] 何广文, 李倩. 财税扶持与村镇银行绩效:"发展论"还是"依赖论"?——来自全国1177家村镇银行面板数据的证据[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5-18.[] 贾洪文, 程星. 政府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视角[J]. 税务与经济, 2022(4):75-82.[] 刘行, 赵健宇. 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基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准自然实验"[J]. 会计研究, 2019(9):43-49.[] Brown J R , Fazzari S M , Petersen B C . Financing Innovation and Growth: Cash Flow, External Equity, and the 1990s R&D Boom[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9, 64(1):151-185.[] 何爱, 艾永明, 李炜文. 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CEO通用能力的调节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5, 35(1):158-171.[] Afcha S , Quevedo J . The impact of R&D subsidies on R&D employment composition [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16,25(6):955-975.[] 马文聪, 翁银娇, 陈修德,等. 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及其组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J]. 系统管理学报, 2022, 31(3):534-544.[] 贺炎林, 张杨, 尹志超. 如何提高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性——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 技术经济, 2022, 41(9):11-23.[] 梁富山. 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异质性效应研究[J]. 税务研究, 2021(3):134-143.[] 何爱, 艾永明, 李炜文. 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CEO通用能力的调节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3, 35(1):158-171.[] Griffith R, Sandler D , Reenen J V . Tax incentives for R&D[J]. Fiscal Studies, 1995, 16(2):21-44.[] 李丽青. 我国现行R&D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性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7(7):115-120.[] Cooper R W , Haltiwanger J C . On the Nature of Capital Adjustment Costs[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10(3):611-633.[] Khan H , Groth C . Investment Adjustment Costs: An Empirical Assessment[J]. Carleton Economic Papers, 2010, 42(8):1469-1494.[] 李万福, 杜静. 税收优惠、调整成本与R&D投资[J]. 会计研究, 2016(12):58-63.[] 唐红祥,李银昌. 税收优惠与企业绩效:营商环境和企业性质的调节效应[J]. 税务研究, 2020(12):115-121.[] 贺亚楠, 靳羽欣, 薛海燕. 创新导向减税会触发企业"寻扶持"行为吗?——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调整的准自然实验[J].产业经济研究2022(3):128-142.[] 许罡, 朱卫东. 管理当局、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机——基于新无形资产准则研发阶段划分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9):39-43.[] Roychowdhury S .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06, 42(3):335-370.[] 张丹丽, 陈海声.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动机和效果[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19):38-46.[] 程玲, 汪顺, 刘晴. 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操纵的经济学分析[J]. 财贸经济, 2019, 40(8):67-82.[] 徐成凯, 金宇, 富钰媛.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研发操纵:监督还是合谋——基于高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 42(8):114-125.[] 温成玉, 刘志新. 技术并购对高技术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J]. 科研管理, 2011, 32(5):1-7.[] 马晶梅, 赵雨薇, 肖艳红, 贾红宇. 制度迎合视域下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决策[J]. 中国科技论坛, 2022(3):101-108.[] 郝婷, 马研硕. 经济增加值考核是否会引发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2(10):7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