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段永彪, 郑烨, 任由果.科技创新政策的政府注意力演变与启示——基于1978—2021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 2022, (7):1-11
[2]王赵琛, 张春鹏, 董红霞.所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分析[J].科研管理, 2020, 41(4):280-288
[3]袁伟民, 赵泽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卷化:困境表征与破解进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2):104-113
[4]段德忠, 杨凡, 胡璇.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J].科研管理, 2020, 41(6):90-97
[5]亢延锟, 黄海, 张柳钦, 黄炜.产学研合作与中国高校创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2, 39(10):129-149
[6]马卫刚.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协调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6, 35(6):10-16
[7] 贺德方.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 2011(11):1-7.
[8]许可, 肖冰.基于边界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分类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 2021, 42(4):113-122
[9]杨斌, 肖尤丹.国家科研机构硬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9, 37(12):2149-2156
[10]郭颖, 廉翔鹏, 席笑文.中科院产研合作对其科技成果转化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 2021, 42(10):97-103
[11]王楚君, 许治, 陈丽玉.基于标杆管理的中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网络排序方法的运用[J].科研管理, 2020, 41(3):183-193
[12]刘瑞明, 金田林, 葛晶, 刘辰星.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与出路[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1(4):5-17
[13]阳镇, 刘畅, 季与点, 陈劲.平台治理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治理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12):64-78
[14] 张静, 徐海龙, 王宏伟.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需求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22(9):25-33.
[15]Zhao L, Reisman A.Toward meta research on technology transfer[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992, 39(1):13-21
[16] Kirchberger M A, Pohl L.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success factors and antecedents across different context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6(41): 1077-1112.
[17]方齐, 谢洪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供给与政策协调的组态效应[J].科学学研究, 2022, 40(6):991-1000
[18]郝涛, 丁堃, 林德明, 康旭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工具的选择偏好与配置研究——所“双一流”高校政策文本分析[J].情报杂志, 2021, 40(12):80-86
[19] 李胜会, 夏敏.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变迁:制度驱动抑或市场导向[J].中国科技论坛, 2021(10):1-13.
[20] 赵睿, 李波, 陈星星.基于文本量化分析的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区域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20(S1):155-163.
[21] 常旭华, 刘永千, 刘笑, 陈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目标体系与评估——基于上海数据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8(9):58-68.
[22]林筠, 吴鹏飞, 吴莹莹, 祝明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实验室验证有效性的前因探索[J].管理评论, 2022, 34(3):163-173
[23]程燕林, 徐然, 常亚男.基于科研人员行为动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22, 40(1):54-61
[24] 王斌, 谭清美.区域技术资源碎片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抑制效应及其治理[J].经济体制改革, 2021(6):49-55.
[25]高艳琼, 肖博达, 蔡祖国, 熊展平.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8):118-125
[26]龚敏, 江旭, 王庸.如何提高激励有效性?基于过程视角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4):83-103
[27] 张岭, 李怡欢, 李冬冬.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OL].科学学研究:1-15[2022-11-08].DOI:10.16192/j.cnki.1003-2053.20220302.007.
[28] 黄涛, 于若溪, 张胜, 张岭.横向结余经费投资成果转化的治理机制研究[J/OL].科学学研究:1-14[2022-11-08].DOI:10.16192/j.cnki.1003-2053.20220701.001.
[29] 危怀安, 文圆, 李旭彦.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集成激励机制——基于湖北省多案例探索性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22(1):14-21.
[30] Good M, Knockaert M, Soppe B, et al.The technology transfer ecosystem in academia.An organizational design perspective[J]. Technovation, 2019 (82-83):35-50.
[31] 唐平秋, 蒋晓飞.基于期望理论的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激励:困境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 2017(1):63-66.
[32]Eisenhardt K.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4):532-550
[33]杨小婉, 朱桂龙, 吕凤雯, 戴勇.产学研合作如何提升高校科研团队学者的学术绩效?——基于行为视角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 2021, 33(2):338-352
[34] Eisenhardt, K.M.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4), 532-550.
[35] 毛基业, 陈诚.案例研究的理论构建:艾森哈特的新洞见——第十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6)”会议综述[J].管理世界, 2017(2):135-141.
[36] 刘志鹏, 高周易, 马亮.示范:政策高位推动的工具——基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实证研究(2008—2019)[J].政治学研究, 2022(4):63-75+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