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俞睿骁, 韦诗豪, 苏中锋.正式制度、传统主义文化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制度组态视角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2, 34(03):123-133[2]靳巧花, 严太华.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3):14-25[3]冷松, 张玉蒙, 俞立平.区域创新政策、研发投入与创新速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22, 38(10):97-110[4]杨宜.科技金融政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地区的空间计量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16(04):40-50[5]唐大鹏, 武威, 王璐璐.党的巡视与内部控制关注度: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 2017, (03):3-11+94[6]孙德芝, 郭阳生.巡视监督能够抑制公司的违规行为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 40(12):92-105[7]张建平, 张嵩珊.巡视监督、内部控制与企业违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0, 42(05):17-28[8]张建平, 张嵩珊.党组巡视能有效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吗[J].财会月刊, 2019, (12):44-52[9]陈克兢, 万清清, 康艳玲.国家治理体系与国有企业创新效率——基于巡视监督的准自然实验[J].科研管理, 2020, 41(08):211-219[10]张曾莲, 方娜.国家治理体系与国有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基于巡视监督的准自然实验[J].上海金融, 2021, (02):36-47[11]王丽娟, 宋常, 于雅萍.国家治理体系与中央企业投资效率——基于巡视监督的准自然实验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1, 43(05):1-16[12]张建平, 黄富.巡视监督、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基于国企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1, 43(12):3-18[13]杨墨竹, 教忠华, 李凤羽.党组织参与外部治理能抑制国企高管利益输送吗?——基于中纪委“央企巡视”的准自然实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20, 12:98-107[14]刘欢, 周会洋, 侯粲然.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创新[J].会计研究, 2020, (09):163-177[15]李凤羽, 王空, 史永东.腐败治理与城投债信用风险:基于中纪委地区巡视的分析[J].世界经济, 2021, 44(10):157-178[16]李涛, 方江燕.中央巡视对地方政府“三公经费”治理效应的影响[J].地方财政研究, 2022, (01):98-107[17]侯润秀, 官建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 2006, (05):104-111[18]岳鹄, 张宗益.R& D投入、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1997~2006[J].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6):110-116+126[19]吴丰华, 刘瑞明.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5):57-69[20]齐亚伟, 陶长琪.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 2014, 35(09):17-24[21]侯鹏, 刘思明, 建兰宁.创新环境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4, (11):73-80[22]朱万里, 郑周胜.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8, 38(13):97-105[23]李云鹤, 李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创新[J].统计与决策, 2022, 38(17):73-77[24]王欣亮, 汪晓燕, 刘飞.社会福利、人才落户与区域创新绩效——对“抢人大战”的再审视[J].经济科学, 2022, No.249(03):65-78[25]张宽, 黄凌云.政府创新偏好与区域创新能力:如愿以偿还是事与愿违?[J].财政研究, 2020, (04):66-82[26]吴江, 吴涛.财政透明度、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区域创新[J].统计与决策, 2022, 38(15):149-153[27]刘亮亮, 贺俊.财政纵向失衡会抑制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吗[J].当代财经, 2022, (07):27-37[28]薛楚江, 谢富纪.政府人才政策、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J].系统管理学报, 2022, 31(05):920-930[29]王砾, 孔东民, 王茂斌.中央巡视工作是否提高了企业业绩——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金融学季刊, 2017, 11(02):30-55[30]姚战琪.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J].学术论坛, 2020, 43(03):72-81[31]宋伟, 金永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华东经济管理, 2023, :1-8[32]吾买尔·艾山, 郑惠, 孙春阳.基于制度环境门槛模型的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48(03):13-25[33]孟凡琳, 王文平.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J].管理学刊, 2022, 35(01):51-69[34]王锋正, 郭晓川.政府治理、环境管制与绿色工艺创新[J].财经研究, 2016, 42(09):3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