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管理 ›› 2025, Vol. 46 ›› Issue (10): 82-92.DOI: 10.19571/j.cnki.1000-2995.2025.10.009
刘思明1, 张新宇1, 王文静2, 张艺馨3
Liu Siming1, Zhang Xinyu1, Wang Wenjing2, Zhang Yixin3
摘要: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是我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以及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针对人工智能创新的典型特征,知识产权保护能否以及如何发挥创新促进效应尚不明晰。本文基于WIPO的标准识别人工智能专利,构建2010—2021年中国273个城市包含33万余件人工智能专利申请的样本数据。在此基础上,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人工智能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通过科技与数字人才集聚、公共支出创新偏向性强化和风险投资引入机制,对城市人工智能创新产生显著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效应在人工智能合作研发专利、底层实现技术专利和发明专利产出中更加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增加了城市人工智能创新数量,还有利于提升创新质量。本研究增添了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人工智能创新翔实的经验证据,对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激励效应具有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