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绍阳, 周博, 佘楷文. 社保政策缴费率与企业实际参保状况——以养老保险为例[J]. 经济科学, 2020(4):111-124. [2] 汪伟, 王文鹏. 预期寿命、养老保险降费与老年劳动供给:兼论中国退休政策改革[J]. 管理世界, 2021,37(9):119-133. [3] 马双, 孟宪芮, 甘犁. 养老保险企业缴费对员工工资、就业的影响分析[J]. 经济学(季刊), 2014,13(3):969-1000. [4] Kodama N, Yokoyama I. How the 2003 Social Insurance Premium Reform Affects Firm Behavior[J]. Cis Discussion Paper, 2015. [5] 唐珏, 封进. 社会保险缴费对企业资本劳动比的影响——以21世纪初省级养老保险征收机构变更为例[J]. 经济研究, 2019,54(11):87-101. [6] 刘贯春, 叶永卫, 张军. 社会保险缴费、企业流动性约束与稳就业——基于《社会保险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J]. 中国工业经济, 2021(5):152-169. [7] 尹恒, 张子尧, 曹斯蔚. 社会保险降费的就业促进效应——基于服务业的政策模拟[J]. 中国工业经济, 2021(5):57-75. [8] 宋弘, 封进, 杨婉彧. 社保缴费率下降对企业社保缴费与劳动力雇佣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21,56(01):90-104. [9] Li Z, Wu M. Estimating the Incidences of the Recent Pension Reform in China: Evidence from 100,000 Manufacturers[J].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13, (2): 332-344.[10] 封进. 社会保险对工资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本差异的视角[J]. 金融研究, 2014(7):109-123.[11] 葛结根. 社会保险缴费对工资和就业的转嫁效应——基于行业特征和经济周期的考察[J]. 财政研究, 2018(8):93-104.[12] 朱文娟, 汪小勤, 吕志明. 中国社会保险缴费对就业的挤出效应[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23(1):137-142.[13] 陶纪坤, 张鹏飞. 社会保险缴费对劳动力需求的“挤出效应”[J]. 中国人口科学, 2016(6):78-87.[14] 钱雪亚, 蒋卓余, 胡琼. 社会保险缴费对企业雇佣工资和规模的影响研究[J]. 统计研究, 2018,35(12):68-79.[15] 赵静, 毛捷, 张磊. 社会保险缴费率、参保概率与缴费水平——对职工和企业逃避费行为的经验研究[J]. 经济学(季刊), 2016,15(1):341-372.[16] 程煜, 何益欣, 刘玉萍. 社保降费改革的政策效果评估——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1,43(8):1-15.[17] 封进, 张素蓉. 社会保险缴费率对企业参保行为的影响——基于上海社保政策的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24(3):47-55.[18] 赵健宇, 陆正飞.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会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吗?[J]. 经济研究, 2018,53(10):97-112.[19] 魏升民, 向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社保费负担调整及影响分析[J]. 地方财政研究, 2018(10):85-93.[20] 何子冕, 吕学静. 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与企业创新——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J]. 社会保障研究, 2019(5):30-41.[21] 杨华磊, 章安琦, 张文超. 养老保险缴费率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9,21(5):97-109.[22] 程欣, 邓大松, 叶丹. 更高的社保投入有利于企业创新吗——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 2019(5):101-111.[23] 程欣, 邓大松. 社保投入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吗?——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 2020,36(3):90-101.[24] 苏春红, 杨硕. 社会保险缴费、企业投资与企业价值——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财政学会2017年年会暨第21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C], 中国北京, 2017.[25] 钱雪松, 丁滋芳, 陈琳琳. 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创新吗?——基于中国《物权法》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 经济科学, 2021(1):96-108.[26] 杨龙见, 王路, 刘冲. 社保降费、融资约束与僵尸企业处置[J]. 财贸经济, 2020,41(8):19-33.[27] 王永钦, 李蔚, 戴芸. 僵尸企业如何影响了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18,53(11):99-114.[28] Sasaki T. The Effects of Liquidity Shocks on Corporate Investments and Cash Holdings: Evidence from Actuarial Pension Gains/Losses[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15,44(3):685-707.[29] 林炜. 企业创新激励:来自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解释[J]. 管理世界, 2013(10):95-105.[30] 程晨, 王萌萌. 企业劳动力成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倒逼”机制的考察[J]. 南开经济研究, 2016(3):118-132.[31] Marquetti A. Do Rising Real Wages Increase the Rate of Labor-saving Technical Change? Some Econometric Evidence[J]. Metroeconomica, 2004, (04): 432-441.[32] 曲玥. 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状况及变化态势——对1998-2012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的测算[J]. 劳动经济研究, 2017,5(4):111-127.[33] 赵西亮, 李建强. 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学家, 2016,No.211(7):41-49.[34] Kleinknecht A, Naastepad C W M. The Netherlands: Failure of a neo-classical policy agenda[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5,13(8):1193-1203.[35] 汪伟, 郭新强, 艾春荣. 融资约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与中国低消费[J]. 经济研究, 2013,48(11):100-113.[36] 汪伟, 张少辉. 《社会保险法》实施是否缓解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J]. 财贸经济, 2022,43(3):34-49.[37] 聂辉华, 谭松涛, 王宇锋. 创新、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J]. 世界经济, 2008(7):57-66.[38] 鞠晓生, 卢荻, 虞义华. 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J]. 经济研究, 2013,48(1):4-16.[39] 倪骁然, 朱玉杰. 劳动保护、劳动密集度与企业创新——来自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证据[J]. 管理世界, 2016(7):154-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