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驱动的创新”即从科学新发现出发推进的产业技术创新,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性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需要强调的是,原创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成果更多地来源于“科学驱动的创新”。2012年党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2014年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后提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在现阶段谋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方针背景下,“科学驱动的创新”正越来越多地得到科学界、产业界重视。
为深入探讨科学驱动的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逻辑联系,推动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路径研究,《科研管理》编辑部与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定于2025年7月12—13日在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召开“科学驱动的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专题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是《科研管理》编辑部2025年度专题征文(二)的线下学术研讨活动,获得《科研管理》《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IDP)期刊的学术支持。会议诚挚邀请国内外学界同仁参加此次学术交流并分享研究成果。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科研管理》编辑部
承办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会主席
穆荣平 研究员(《科研管理》主编,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
邵云飞 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所长)
学术委员会主席
雷家骕 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鲁若愚 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7月12日—13日
报到时间:2025年7月11日(周五)14:00—18:00
会议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具体会场另行通知)
三、会议议程
7月11日(周五)
14:00—18:00 会议报到,资料领取,住宿安排
7月12日(周六)
09:00—12:00 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14:00—17:00 分论坛论文交流
17:00—18:00 大会总结与优秀论文颁布
7月13日(周日)
09:00—12:00 团队自主交流与深度研讨
(具体议程详见会前通知)
四、主旨报告嘉宾(拟定)
出席会议的大会报告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周济 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穆荣平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胥和平 研究员(科技部原调研室主任)
雷家骕 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邵云飞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鲁若愚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凯华 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席会议嘉宾(排名不分先后,持续更新):
张帏(清华大学)
余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李天柱(贵州财经大学)
张俊芳(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马鸿佳(吉林大学)
肖延高(电子科技大学)
杜义飞(电子科技大学)
王敏(电子科技大学)
周冬梅(电子科技大学)
(最终名单将在正式会议手册中公布)
五、征文议题
本次会议主题是“科学驱动的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力求通过学术研讨交流,提炼科学驱动的创新引发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模式、路径和所需的创新生态及产业生态,探讨未来创新与发展的新思路,为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建言献策。征文议题包括且不限于:
1.中国情境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有的内涵及其特征
2.科学驱动的创新的过程逻辑
3.不同学科领域科学驱动的创新之“创新链”的差异
4.自由探索、有组织科研在科学驱动的创新中的作用
5.央企、大型民企、专精特新企业有助于科学驱动的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
6.国际上科学驱动的创新引发新兴产业形成的典型案例
7.国内环境下科学驱动的创新引发新兴产业形成的典型案例
8.科学驱动的创新所需要的创新生态及产业生态
9.不同职能、类型科学家在科学驱动的创新中应有的作用
10.我国各层类科研机构在科学驱动的创新中的恰当角色及应有作用
11.以科学驱动的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及发展路径
12.人工智能优化科学驱动的创新的过程逻辑与实现机制
13.科学驱动的创新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成长
14.科学驱动的创新与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
15.活跃科学驱动的创新的科研体系改革
16.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相关问题研究
17.科学家兴趣驱动科学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六、会议注册
1. 注册费标准:
教师代表:1200元/人
学生代表:600元/人
2. 费用包含:会议资料、场地、餐饮等,不含交通与住宿费用(住宿可协助预订)
3. 缴费方式:提前银行转账或现场支付(具体转账信息将在正式会议通知中公布)
七、征文要求及重要时间节点
论文要求:论文中英文均可,须提交全文。论文篇幅10000-14000字,摘要300-350字。每篇论文均应有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关键词和论文摘要。按照《科研管理》体例要求排版,英文文章参考《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IDP)要求排版,提交至邮箱:kygl@casisd.cn。
请投稿时备注:“科学驱动的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栏目。邮件主题及附件均命名为:“论文名称+作者+投稿单位”,来稿请在首页用单独一页注明作者的姓名、单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微信号等详细信息。
论文全文投稿截止:2025年5月31日
注册报名及住宿预订截止:2025年6月30日
论文评选结果通知:2025年6月中下旬
八、会议联系人
会务联系人(注册、住宿)
宋迪(电子科技大学)
电话:18971045010
邮箱:songdi_uestc@uestc.edu.cn
投稿联系人
龚宇(《科研管理》编辑部)
电话:010-62555521
邮箱:kygl@casisd.cn
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会,共襄盛会!
《科研管理》编辑部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