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设计驱动创新微观机理与顾客感知情感价值研究
    赖红波
    2019, 40(3): 1-9. 
    摘要 ( 329 )  
    随着进入高度竞争和同质化的今天,基于产品的差异越来越小,传统与消费者沟通方式遇到新的挑战。为此,越来越多的全球创新领先企业日趋重视基于设计的创新,将其作为主要的竞争战略,设计驱动创新作为除了传统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之外的第三种创新模式越来越引起关注。同时,本研究进一步指出产品语义设计才是设计驱动创新的本质,即设计通过象征性、情感性和形式美等产品语义创造来实现创新,包括色彩、造型、材料、机理,以及基于“形式”和“涵义”内在联系的从而能使设计可信并有明确的依据和来源。同时,本文对设计驱动创新微观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设计驱动创新(美学、风格和用户洞察三个维度)对感知情感与购买意向、口碑传播的全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设计驱动创新的研究框架。并基于191 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设计驱动三个维度(美学、风格和用户洞察)对感知情感价值和购买意向、口碑传播等影响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本研究发现为设计对制造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及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论和启示包括:其一、设计的美学维度与感知情感价值没有直接影响,而设计的风格维度对感知情感价值直接影响最大,其次是设计的用户洞察维度。可以看出,设计或设计语义不再是简单的外观美化,而是超出通常理解的设计涵义,进一步演化到风格构造和用户洞察。即,随着90后、00后消费群体变得越来越成熟,对品牌有自己的特殊理解,倾向关注适合自己风格调性、生活方式,甚至价值取向的。为此,必须通过设计来达成和传递,和可视化,完成产品“器物”层面与生活,通过设计实现与消费者的对话。才能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其二、用户洞察,对口碑传播有直接效应,其次是风格维度和美学维度。用户洞察,在乎的是真正打动消费者情感的细节。若消费者被打动,就会在潜意识中接受产品或品牌的信息,并主动参与互动和体验中,甚至包括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和口碑传播,从而与品牌一起联手实现共创价值。其三、相对风格和洞察维度来说,美学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直接影响较大。当然,对购买意向影响最大的还是感知情感价值。可以看出,一方面,美学或“颜值”还是能打动和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另一方面,消费者购买产品,期望更多的是从产品消费中获得情感愉悦,这也是用户之所以选择该产品的心理和文化的深层次诉求,消费者需要从对产品的满意感转型为精神层面的满足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市场双元性组合对破坏性创新的影响——以科技型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
    薛捷
    2019, 40(3): 10-20. 
    摘要 ( 261 )  
    为厘清技术推动力和市场拉动力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基于技术和市场领域中探索与利用的组合分别探讨了单一探索、单一利用、技术双元、市场双元、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六种可能的双元性组合策略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低端破坏性创新和新市场破坏性创新的影响。通过对佛山地区364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技术利用×市场利用”组合的单一利用策略和基于“技术探索×市场利用”组合的技术开发策略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低端破坏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基于“技术利用×市场探索”组合的市场开发策略和基于“技术探索×市场探索”组合的单一探索策略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新市场破坏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效应
    梁圣蓉 罗良文
    2019, 40(3): 21-29. 
    摘要 ( 316 )  
    基于Coe-Helpman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将国际研发投入、跨国技术转移、FDI、OFDI和进口贸易等5条渠道的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均纳入该模型,用动态GMM检验各渠道技术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动态性来看,滞后一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提升作用,技术的循环累积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明显。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比国内研发资本更好地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除了O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没有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其他渠道均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其中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最为显著。最后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碳技术合作创新网络中的多维邻近性演化
    陈文婕 曾德明
    2019, 40(3): 30-40. 
    摘要 ( 250 )  
    基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现实考虑,低碳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重要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低碳技术合作创新网络中的多维邻近性及演化,然后以低碳汽车技术为例,基于联合申请专利,利用数据挖掘与社会网络分析构建1992-2011年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考察网络中多维邻近性存在与否,演化过程如何。研究表明,低碳技术及其合作创新网络与多维邻近性协同演化;低碳技术合作创新网络中多维邻近性演化涉及不同国家地区与行动者网络位置与能力的演变;低碳技术合作创新网络中多维邻近性演化需注意避免过度邻近的“锁定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和商业激励作用下的高校R&D活动影响研究
    朱桂龙,王萧萧,杨小婉
    2019, 40(3): 41-50. 
    摘要 ( 177 )  
    随着传统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高校兼具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双重特性。科研人员在R&D活动中追求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双重目标。本文基于一个简单模型来研究学术和商业激励两种方式对R&D活动时间配置以及项目选择的影响,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组织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高的商业激励会减少科研人员研究活动,但却激励科研人员选择高风险的基础研究,从而会带来突破性创新。组织层面高校应加大商业激励鼓励研究偏好人员,对偏好研究活动的人员,激励其进行开发活动;对于不偏好研究活动的人员,激励其增加努力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小企业研究联合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马宗国
    2019, 40(3): 51-62. 
    摘要 ( 401 )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PSS20和AMOS20统计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RJVs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研究表明,RJVs协作、公司战略、政府支持相对于组织管理能力与研发能力对中小企业研究联合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较高,其中RJVs协作的影响最高。基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从技术、协同和地域三个层面构建中小企业研究联合体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模型,阐明了在发展初期通过契约式合作进行跟随创新,发展中期通过团队式合作进行集成创新,发展成熟阶段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战略式合作进行原始创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工艺创新与制造业行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解学梅 霍佳阁 王宏伟
    2019, 40(3): 63-73. 
    摘要 ( 308 )  
    基于环境污染引致政府和公众对绿色创新高度关注以及绿色工艺创新研究较少的背景,本文基于28个制造业行业十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探究绿色工艺创新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约束的调节效应和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工艺创新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资源约束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且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显著;此外,资源约束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是以吸收能力为中介。本研究拓展了绿色工艺创新理论研究,为制造业行业由绿色工艺创新获益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造业服务化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基础观
    李靖华 林莉 李倩岚
    2019, 40(3): 74-83. 
    摘要 ( 416 )  
    整合制造业服务化与商业模式创新两个领域的前沿理论,基于资源基础观,采用我国两家装备制造企业的双案例研究,揭示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制造服务化的外在表现是企业价值主张、业务流程、盈利模式与外部关系的重构,而内在动力是企业关键资源与能力的重新整合。第二,为实现服务化,企业内资源可以打破重组,以商业模式各要素为属性进行资源整合;制造企业原有的关键资源与能力是企业赖以转型的必要基础。第三,制造服务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不同服务化程度的企业,资源整合的重点及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李翔 邓峰
    2019, 40(3): 84-94. 
    摘要 ( 500 )  
    本文基于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多种空间计量技术以及面板门槛技术,探讨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空间关联是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2)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不同,前者对经济增长始终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后者对经济增长则呈负向影响。二者的协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科技创新有利于化解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负效应;(3)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分析表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均存在门槛,只有当二者相互匹配、协同发展时,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革型领导行为、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
    李卫宁 占靖宇 吕源
    2019, 40(3): 94-103. 
    摘要 ( 540 )  
    领导行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一直倍受学术界关注。本研究将战略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动态环境下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对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208家上市企业高管的问卷调查及相对应的企业年报获取研究数据并进行数据检验,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发现,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显著调节变革型领导行为与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的关系,但对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无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说明,动态环境下变革型领导在推动企业变革的过程,要重视战略柔性的作用,引导企业通过转型来适应动态环境,提升企业绩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补资产专用性、关系治理与商业模式设计
    吴东,杨洋,朱培忠
    2019, 40(3): 104-113. 
    摘要 ( 243 )  
    商业模式设计正在成为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本研究从互补资产视角出发,基于178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互补资产专用性越高,商业模式设计的新颖性越低,商业模式设计的效率性则不受影响;(2)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新颖性的影响受到关系治理的正向调节,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效率性的影响受到关系治理的负向调节。本研究的管理启示是,企业需要充分考量专用性互补资产在商业模式设计中的作用,并且更加重视关系治理这类社会性、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高校创新效率评价研究:八大区域视角
    王晓珍 蒋子浩 郑颖
    2019, 40(3): 114-125. 
    摘要 ( 218 )  
    高校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是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克服增长乏力的关键。因此,如何在创新资源有限的硬约束下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效率,是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对“十二五”期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效率整体呈非DEA有效,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制约高校创新综合效率的直接原因。同时,高校创新效率及分解指标的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技术效率“双峰”态势显著、规模效率“单峰”态势显著,而纯技术效率分布曲线形态较多变,表明技术效率双极聚集、规模效率省域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波动较大。最后,文章基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系统剖析影响高校创新效率的内外部因素后得出以下结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是影响高校创新效率的主要外因,内部治理结构、绩效考核方式、成果转化机制等是影响高校创新效率的主要内因。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改善和优化高校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灰色系统的行业特色高校科技分类评价探索
    王冬梅,王向宁
    2019, 40(3): 126-132. 
    摘要 ( 197 )  
    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评价中,普遍存在“注重数量、看轻质量”的问题,对科研成果、科技人员的不恰当的量化评价,并与利益挂钩,导致科研成果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无法紧密的联系起来。尤其对于行业特色高校,行业背景浓厚,对科技成果的应用性要求较高,所以对于成果实际应用的考察应该成为行业特色高校科技评价指标中的关键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科技分类评价开展了探索与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科技评价的现状,探讨了当前行业特色高校科技评价的不足之处;然后基于科技评价的现状,本文提出了科技评价的三大基本原则:坚持分类评价、建立高效评价机制和建立特色评价体系。最后引入了灰色理论,研究了行业特色高校的科技评价模型,并且针对行业特色高校的特点,重点确定了分类评价指标,提出了关于行业应用、学术成绩和行业指导这3个方面共19项分类评价指标,同时提出借鉴英美等国家比较成熟的科技评价体系来完善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分类评价的观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管理中的性别影响评估与案例检验
    吴欣桐,陈劲,梅亮
    2019, 40(3): 133-142. 
    摘要 ( 257 )  
    由于性别的社会建构属性、创新成果形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性别影响评估”作为一种政策分析工具,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评价实体和非实体创新成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从过程视角出发,提出“创新管理中的性别影响评估”,包含了筛选、设计、审查和价值实现四阶段和评估工具包(投入-产出-影响模型、影响评估标准矩阵和空间递推矩阵)。随后,以失能老人辅助器具的市场探索为例,将性别影响评估应用于该行业。创新管理中的性别影响评估为创新成果本身及其外溢的社会性别影响提供客观评价和反身思考的机会,促进创新成果达成两性共享、服务社会以及社会普惠的价值取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群密度与环境承载力对组织种群灭绝的影响
    徐堇 彭璧玉
    2019, 40(3): 143-152. 
    摘要 ( 277 )  
    文章概括了组织种群灭绝的现象及其原因,分别从组织种群密度与环境承载力方面分析了组织种群灭绝的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组织种群密度与环境承载力影响组织种群灭绝的交互作用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1)在组织种群发展的初始阶段,种群密度的增长速度慢于环境承载力的增长速度;(2)种群密度对环境承载力的变动存在滞后效应。环境承载力减小后,种群密度需要四年的时间才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环境承载力等于零时,种群密度要在三年后才会等于零;(3)环境承载力略微下降能提升组织种群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组织种群存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知识社区协作冲突影响因素研究—以Wikipedia为例
    刘丰军,林正奎,赵娜
    2019, 40(3): 153-162. 
    摘要 ( 205 )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在线知识社区协作冲突影响模型,探讨了知识异质性、群体分化、隐匿性、任务复杂性和协调机制对协作冲突的影响机制。以364个英文版Wikipedia条目为样本,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异质性和群体分化与协作冲突呈正向关系;隐匿性与协作冲突呈倒U型关系;任务复杂性正向调节知识异质性、隐匿性与协作冲突之间的关系;协调机制正向调节知识异质性与协作冲突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群体分化与协作冲突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美知识产权认知差异研究
    何华
    2019, 40(3): 163-170. 
    摘要 ( 359 )  
    中美两国政府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评价形成了强烈反差。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这种反差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特别301报告》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评价并不准确。(2)这种反差主要是因为中美之间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知识产权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效果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3)美国之所以在知识产权认知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因为其重视以知识产权来维护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专利维持年费制度结构要素及其完善
    乔永忠
    2019, 40(3): 171-178. 
    摘要 ( 185 )  
    明确专利维持年费制度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是优化专利维持年费制度运行机制的基础。综合分析专利维持年费制度理论及其结构要素作用与国内专利权人对其观点或倾向性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专利维持年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专利收益激励创新;基于收益成本理论,是否缴纳年费决定的困难主要在于专利收益的难以确定性;基于促进创新,专利维持年费结构的“混合制”优于“单一制”;基于灵活性,“每年缴纳年费一次”模式优于“每隔几年缴纳一次年费”模式;基于专利收益的不确定性,“逐年增长年费数量”模式比“间隔3年或5年增加年费数量”模式更有利于权利人规避“多交年费”的风险。专利权人对上述观点的支持度存在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个人专利维持之谜——市场摩擦的证据
    孙震
    2019, 40(3): 179-187. 
    摘要 ( 175 )  
    专利市场是经济活动中效率最为低下的市场之一。一方面,专利属于无形资产,很难评判其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双方(发明人和使用者)均面临很大的搜寻和交易成本。然而较少有文献实证记录这些市场摩擦所带来的后果。本文记录中国个人专利申请的一个特别现象:与企业专利相比,个人专利被广泛认为质量较差;然而另一方面,个人专利在授权后的维持时间却长于企业专利。本文认为专利市场摩擦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该现象:由于搜索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相对于企业来说,个人发明人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将其专利许可或转让给可以商业化的公司。个人发明人往往需要这些转让收益来收回发明的投资成本,为此他们会努力寻求潜在的授予方,而不得不维持专利到更长的时间。 本文提供一些实证证据来支持这个假说。在专利质量比较过程中,本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库,整理并建立了中国专利申请的详细数据并构建了若干质量指标。同时,作者利用谷歌专利数据库补充了专利权利要求项数量和专利引证这两个指标,为中国专利质量分析、知识传递与溢出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伦理领导与员工创新越轨行为: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刘晓琴
    2019, 40(3): 188-196. 
    摘要 ( 323 )  
    以资源保存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为理论基础,以316名员工为被试,运用非伦理领导、情绪耗竭、内在动机和创新越轨行为等量表,对非伦理领导通过情绪耗竭和内在动机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非伦理领导、情绪耗竭、内在动机和职场创新越轨行为彼此显著相关;(2)情绪耗竭和内在动机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在非伦理领导与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非伦理领导不但分别以情绪耗竭和内在动机两个独立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还可以通过“非伦理领导→情绪耗竭→内在动机→创新越轨行为”的路径影响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信任的合同柔性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研究
    陈奕林 尹贻林
    2019, 40(3): 197-208. 
    摘要 ( 275 )  
    发承包双方间的信任关系及合同柔性作为关系治理与合同治理的核心,被视为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保障的重要因素。然而,信任、合同柔性作为多维度概念,其深层影响关系并未得到充分解释。本文从信任、合同柔性以及项目管理绩效相互作用剖析入手,构建信任、合同柔性、项目管理绩效结构模型,并依据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诚信信任与能力信任正向影响合同柔性,且正向影响项目管理绩效。制度信任与合同柔性及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并不显著。合同柔性的使用与项目管理绩效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管理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