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4年, 第3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能力
    沈能, 赵增耀
    2014, 35(4): 1-9. 
    摘要 ( 1644 )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企业规模和集聚(城市)规模条件下,集聚动态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企业创新能力都得益于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同时影响程度又取决于企业规模和集聚规模。具体来说,小城市中,马歇尔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大城市中,雅各布斯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更显著。就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小型企业显著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但大型企业很少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小城市中的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得益于马歇尔外部性,而大城市则主要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区域产业政策和企业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共词分析的技术机会分析
    潘东华, 徐珂珂
    2014, 35(4): 10-17. 
    摘要 ( 1236 )  
    技术机会是未来可能发生并且可资利用的“技术变化”,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本文借鉴技术预测和知识发现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关键技术、技术前沿和技术趋势三个视角的分析框架。提出以科技期刊文献为数据源,以共词分析及其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机会分析方法。最后以铝电解领域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介绍如何运用技术机会分析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决策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郑展鹏
    2014, 35(4): 18-25. 
    摘要 ( 1522 )  
    文章借鉴国际经典技术溢出模型,构建包含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的国际R&D溢出模型,利用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将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比较而言,对外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还与技术本身所属的创新层次有关,但总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众包模式的协同自组织创新效应分析
    王姝, 陈劲, 梁靓
    2014, 35(4): 26-33. 
    摘要 ( 1781 )  
    网络众包(Crowdsourcing)模式开启了微观个体参与创新的时代,突显了大众智慧的商业价值,通过移动互联端到端的连接方式搭建了大众参与的创新平台,实现了协同自组织的新型网络工作环境。本文通过与传统组织形式的比较,基于“RPV模型”(Resource,Process,Value)理论的组织特点,分析了网络众包模式中互补共生的运营方式和基于知识服务的协同自组织过程,使个体在协同创新的系统中找到参与的位置,通过系统协调形成多目标经济活动的次优组合,并探讨分析了个体与利益相关者如何通过协同的方式和途径创造群体价值,实现“产消合一”的服务体系,塑造众包数字化生存和信息时代全新的工作形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网络图形分析的ICT技术收敛实证研究
    林娟娟, 陈向东
    2014, 35(4): 34-43. 
    摘要 ( 1351 )  
    技术收敛表现为技术的逆-多样化发展,本文在分析技术收敛与技术多样化的创新效应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网络图形分析法分别对我国ICT领域的技术多样化与技术收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总体而言ICT领域中电信和其他ICT领域的技术多样化程度最高,但从动态角度看,计算机、办公器械领域的技术多样化最高且波动性较大;在技术收敛方面,H04L、G06F、H04B、H04M、H04Q、H04N、G01S、G08C和H01L在ICT领域出现了产业内的技术收敛,而H05K在ICT领域出现了产业间的技术收敛。实证结果也表明了电信领域是最易产生技术收敛的领域,因此电信领域的技术研发对其他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应尽可能地关注电信领域的技术研发动向,寻找技术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的耦合机理
    汪秀婷, 程斌武
    2014, 35(4): 44-50. 
    摘要 ( 1673 )  
    相对于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而言,协同创新从一个新的视角较好地阐释了企业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是如何促进动态能力演化并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本文基于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及动态能力等理论,通过对SGMW公司实际案例的梳理和分析,探究了公司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及动态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基于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的企业动态能力的演进以及形成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本文旨在对中外合资企业增强企业动态能力和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省际技术购买、网络嵌入与区域专利产出
    马荣康, 刘凤朝, 刘靓
    2014, 35(4): 51-58. 
    摘要 ( 1288 )  
    本文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濡染模型,将技术购买及网络嵌入变量引入区域知识生产函数,基于我国2006-2010年省际技术市场交易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际技术购买、网络嵌入与区域专利产出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研发投入、知识存量等要素相比,省际技术购买对区域创新产出未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2)技术交易网络嵌入的凝聚力机制对区域专利产出的影响不显著,而网络嵌入的结构对等机制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各区域主要通过模仿网络结构相似区域的创新行为获取知识溢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及区域创新政策设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张军, 许庆瑞, 张素平
    2014, 35(4): 59-67. 
    摘要 ( 1913 )  
    转型经济背景下,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战略性实践问题,也是重要的研究议题。基于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本文构建了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积累与共享)与创新能力关系模型,并基于257家国内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知识积累与知识内、外共享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其中:知识积累对创新能力具有递增的边际贡献、外部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具有倒U型关系。环境动态性对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但随着知识积累水平提高,调节强度减弱。企业内、外部知识共享间具有此长彼消的关系,验证了利用与探索在对创新能力贡献中对立统一的二元关系。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发现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美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轨迹及政策建议
    胡光元, 唐莉, 刘云
    2014, 35(4): 68-75. 
    摘要 ( 1637 )  
    本研究以大规模石墨烯科技文献数据库为样本来分析中美两国在该交叉前沿学科领域的总体概况、发展轨迹和驱动力量。通过运用多种数据可视化工具,研究发现,中国在石墨烯领域是一个早期进入者而不是一个后发追赶者。中国石墨烯的研究在早期与美国有短暂的时间延迟,中期迅速赶上,目前在数量上已超越美国。中美双方在国际石墨烯科研成果中占据首要地位,互为彼此的最主要合著者。中美两国在石墨烯研究发展轨迹上既有趋同性也有相异之处。从石墨烯项目资助的金额和石墨烯研究成果的发表数量上看,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对两国的石墨烯研究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高校专利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袁晓东, 张军荣, 杨健安
    2014, 35(4): 76-82. 
    摘要 ( 1400 )  
    中国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高速增长,但专利利用率一直比较低。本文运用专利价值理论,从专利交易、专利一体化、专利诉讼和专利的市场化特性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中国高校专利利用状况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校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和专利一体化能力与高校专利利用率分别呈正相关;财政资助比例和交易平台依赖度与高校专利利用率分别呈负相关。据此提出促进我国高校专利利用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团队知识交流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陈国栋
    2014, 35(4): 83-89. 
    摘要 ( 1308 )  
    产品设计在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中是一项被“遗忘”的因素,但随着设计商业价值研究的不断深入,设计作为创新元素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进行设计创新的实践行为,从目标、政策、手段和资源四维度构建了设计团队知识交流的一般框架,分析领先用户、高层管理政策、信息技术和资源冗余对设计团队知识交流的影响,测量知识交流对创新绩效的作用,结果发现:高层管理政策是设计团队知识交流的关键,而信息技术是重要手段;受企业传统产品创新模式的制约,领先用户与资源冗余对于提升设计团队的知识交流不具有明显的作用;研究还发现,设计团队之间有效的知识交流对增强创新绩效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部门间关系对组织学习能力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陈国权, 张中鑫, 郑晓明
    2014, 35(4): 90-102. 
    摘要 ( 1643 )  
    企业部门间关系对组织学习能力和绩效的影响是当前组织学习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企业部门间关系如何对组织学习能力和绩效产生影响。我们关注的部门间关系包括部门间目标一致性、部门间建设性争论和部门间心理安全。本文认为,部门间目标一致性能够使各部门更有意愿分享各自拥有的信息和知识;部门间建设性争论使各部门更有能力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思考;部门间心理安全则会促使各部门能够更无顾虑地相互分享和探讨,形成更好的工作氛围和更多的知识交流活动。因而,这三种部门间关系都会对组织学习能力和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我国企业获得的272个样本统计分析表明,这三种部门间关系都对组织学习能力都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以组织学习能力为中介来影响组织绩效。本文从企业部门间关系的新视角探索了影响组织学习能力的因素,丰富了组织学习理论;同时本文提出的管理实践中改善优化部门间关系从而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相关措施,也具有实践意义。论文最后还对今后研究的改进提出了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张红琪, 鲁若愚
    2014, 35(4): 103-110. 
    摘要 ( 1313 )  
    服务创新过程中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内外部创新主体是服务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创新过程中员工、顾客、供应商等多主体参与和顾客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得出结果包括:顾客参与对员工参与、供应商参与有直接正向影响;供应商参与对员工参与有直接正向影响;顾客参与、供应商参与对顾客满意度有直接正向影响;员工参与对顾客满意度并没有直接影响。发现了员工参与、顾客参与、供应商参与及顾客满意度的综合影响机制,并得到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众包竞赛模式下企业R&D创新水平策略博弈分析
    郝琳娜, 侯文华, 刘猛
    2014, 35(4): 111-120. 
    摘要 ( 1795 )  
    企业R&D创新需要有效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基于众包竞赛模式的企业R&D创新能够充分挖掘和激发大众的创新智慧,助力企业R&D创新,已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考虑R&D创新模式溢出效应的不同情况下,针对企业创新模式及其投入策略选择,以及众包竞赛模式下企业间完全竞争和合作时的决策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的决策对R&D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仅依靠内部资源的R&D创新(A策略)收益,企业通过设置合理的奖金并结合内部创新和众包竞赛模式(B策略)是占优策略;B策略下,企业间处于完全竞争或合作的状态时,溢出效应的不同对众包竞赛模式创新能力的贡献度造成了影响;此外,企业收益、R&D创新水平、消费者剩余及社会福利均与众包竞赛模式的贡献度正相关。最后以宝洁公司采用B策略对R&D进行创新的案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农合”制度下农民健康调查引发的思考
    刘畅
    2014, 35(4): 121-129. 
    摘要 ( 1310 )  
    本文采用课题组1991-2011年我国农民健康状况调查和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消费的健康效应,结果发现:新农合在改善参合者健康状况的同时并未显著提高医疗保障效率;合理消费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民健康存量。结论提出了多元健康保障机制对新农合健康效益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团队领导力结构研究
    谢晔, 霍国庆
    2014, 35(4): 130-137. 
    摘要 ( 1609 )  
    科研团队领导力是科研团队创新能力及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之一。本文在界定科研团队领导力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41位科技创新人员的访谈,应用内容分析法对影响我国科研团队领导力的情境特征和被领导者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科研团队领导力的7个研究假设,之后对中国科学院10个院所的102个科研团队进行了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研团队领导力由科技感召力、科技洞察力、科技激发力、科技助推力和科技引领力构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研究
    张治河, 冯陈澄, 李斌, 华瑛
    2014, 35(4): 149-160. 
    摘要 ( 1768 )  
    增加科技投入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庞大的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效果到底如何?不同的投入形式和途径带来的结果有何差异?本文以专利申请数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指标要素,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的仿真模型。通过Vensim PLE软件对系统内科研资金、人员和政策的变动以及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三大科研主体间资金和人员流动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揭示了不同形式和来源的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途径和效果。研究发现:(1)科研资金在配置过程中向高校流动,科研人员在配置过程中向高校和企业流动更有利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2)从科技政策来看,加大教育投入和专利保护强度都能有效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