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11-24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自主创新的内外溢出效应及其区域比较
    刘和东,施建军
    2010, 31(6): 1-6 . 
    摘要 ( 1734 )   PDF(1769KB) ( 2330 )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2000-2006年我国29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有关自主创新的面板数据,比较了FDI与产学研合作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与内溢效应大小,并就区域溢出效应大小不同作了理论分析。最后,针对不同区域的技术溢出问题,从FDI和产学研视角,提出有效提高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地区研发创新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
    2010, 31(6): 7-18 . 
    摘要 ( 1960 )   PDF(1193KB) ( 2290 )  
    摘要:以1998-2006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分析样本,应用DEA的方法,实证测评了各地区研发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就技术效率的收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主要的研究发现有:中国地区研发创新的技术效率整体较低,且其原因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不佳所致;考察期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效率改善的作用并不明显;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的学习与追赶效应已初步显现。本文结论为国家及地方创新工程建设的效率改善提供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技术能力驱动的企业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胥朝阳,黄晶
    2010, 31(6): 19-27 . 
    摘要 ( 1617 )   PDF(1033KB) ( 2296 )  
    摘要:融内涵提升与外部成长于一体的技术能力驱动并购,在经济转型期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通过对2002~2004年我国沪深证券市场中以上市公司为主并方的185起并购事件的实证研究,文章得出以下结论:技术进入型并购短期内导致公司经营绩效下滑;而技术升级型和技术互补型并购将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公司并购前非流通股比例、股权集中度、每股未分配利润以及公司规模与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后的道德风险治理 —基于无惩罚契约与惩罚契约完备两种形式
    赵骅,鲜丽姣,魏宏竹
    2010, 31(6): 28-35 . 
    摘要 ( 1875 )   PDF(1117KB) ( 2968 )  
    摘要: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成功后,群内企业的行动选择有两种:遵守合作契约或采取道德风险行动。本文通过单阶段与多阶段无限博弈分析,得出了企业集群上下游企业纵向共性技术合作创新与竞争企业横向共性技术合作创新后道德风险行动的战略均衡。然后,对此两种不同类型的共性技术合作创新后的道德风险防范,本文通过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各自的最优惩罚契约模型,并从无惩罚契约和惩罚契约完备两种类型的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为集群代理机构提供了相关管理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数字信息通讯技术前沿演进的可视化研究
    尹丽春,殷福亮,刘则渊
    2010, 31(6): 36-40 . 
    摘要 ( 1632 )   PDF(1249KB) ( 2348 )  
    摘要:本研究将文献计量学中的共被引方法应用到专利文献的研究中,对在我国申请的数字信息传输领域中的专利技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采用spring embedding聚类算法将研究结果用可视化的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数字信息传输领域中的技术热点从信息加密技术转向信息分配和无线通讯;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和网络技术在这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热点从集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也日趋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技术协同演化机制研究
    王发明,毛荐其
    2010, 31(6): 41-48 . 
    摘要 ( 1689 )   PDF(1878KB) ( 2594 )  
    摘要:技术创新是产业系统演进的基础,产业系统的演进是技术创新带来的必然结果。产业升级实质上是技术升级,技术升级有三种形式,一是链内升级,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由渐进性的技术创新带来产业的技术进步;二是链间升级,表现为一条技术链升级到另一条技术链,由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导致;三是链间跨越,越过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由较低的技术链向更高的技术链跃迁,跨过中间的技术链,也是由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导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P P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下研发投资优劣势研究/P
    安实,田季员
    2010, 31(6): 49-56 . 
    摘要 ( 1579 )   PDF(1143KB) ( 2598 )  
    摘要:在建立竞争条件下基于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的不对称企业古诺博弈模型的过程中,提出了企业结合竞争对手的产量来调整竞争对手边际成本估计值的学习方式,推导了企业在产量调整阶段的产量和边际利润的表达式,并归纳出了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求解得到了存在先发优势或先发劣势时的技术溢出水平的临界值。 关键词:不完全信息;有限理性;古诺博弈模型;先发优势;先发劣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代工企业交易专用性投资的能力构建效应研究/P
    周俊,薛求知
    2010, 31(6): 57-64 . 
    摘要 ( 1561 )   PDF(1044KB) ( 2221 )  
    摘要:以158家样本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代工企业开展的专用性投资对于它们借助于客户进行的能力构建活动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主要结论是,企业间合作和客户机会主义行为在代工企业交易专用性投资和能力构建活动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并且,客户机会主义行为直接制约了企业间合作。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代工企业专用性投资对于能力构建活动的作用机制并丰富了立足于本土代工企业的经验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者个人特质、社会资本与风险投资
    杨建东,李强,曾勇
    2010, 31(6): 65-72 . 
    摘要 ( 1755 )   PDF(1696KB) ( 2702 )  
    摘要:考察创业者个人特质和评估其社会资本对于风险投资的项目决策至关重要。本文以110家高科技创业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者社会资本较之其个人特质更加可能影响风险投资是否参与投资,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尤其是政治关系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创业者受教育程度和国外经历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可能性无显著影响,创业者人数越多,越不利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企业“专利悖论”行为及其政策启示
    岳贤平,王娟
    2010, 31(6): 73-79 . 
    摘要 ( 1752 )   PDF(1060KB) ( 2375 )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专利保护强度的加大,特别是美国亲专利(pro-patent)政策实施以来,国外企业“专利悖论”行为在现实中开始大量存在。论文在对国外企业“专利悖论”行为的心理、实践和结果等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后,从美国实施的亲专利政策、企业R&D活动效率的提高、企业专利价值的策略性应用以及企业专利组合策略的产生与发展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专利悖论”行为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了一些规范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峡两岸专利审查合作的影响及实施模式研究
    武兰芬,余翔,周莹
    2010, 31(6): 80-90 . 
    摘要 ( 1691 )   PDF(1500KB) ( 2482 )  
    摘要:专利领域的区域协作已经成为21世纪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推动区域科技、经贸发展的重要趋势。美日欧中韩等主要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推动专利审查达成多边或双边的合作计划。在海峡两岸日益友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开展专利审查合作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海峡两岸可以采取持续推进的模式发展专利审查合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韩两国专利价值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
    张传杰,卫平
    2010, 31(6): 91-96 . 
    摘要 ( 1616 )   PDF(1064KB) ( 2373 )  
    摘要: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中国和韩国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专利数量与这两个国家产业发展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专利授权量的增加对两国的工业发展都有显著的价值增长效应。但中国的专利价值创造弹性较小,产生正向脉冲响应的时间也较慢,并对此做出尝试性解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知识管理的新产品开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简兆权,吴隆增,董广茂
    2010, 31(6): 97-104 . 
    摘要 ( 1832 )   PDF(1161KB) ( 2472 )  
    摘要: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对外部知识的有效整合、增强吸收能力将有利于组织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促进自有知识的形成,从而构建起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本研究选取华南地区117家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探讨吸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2)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4)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该结果对于正确理解企业吸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徐盈之,朱依曦,孙剑
    2010, 31(6): 105-112 . 
    摘要 ( 1926 )   PDF(1060KB) ( 2654 )  
    摘要:本文在运用指标评价法测度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将知识存量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引入经济增长模型,综合考虑空间地理距离、接收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地方环境等因素构建空间扩展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省域间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省域间存在知识溢出,且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本门槛假说成立,知识溢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受到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和吸收能力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构建和有效运行研究
    王瑞敏,章文君,高洁
    2010, 31(6): 113-117 . 
    摘要 ( 1793 )   PDF(1129KB) ( 2841 )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各省平台建设情况,针对我国平台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应用“系统失灵”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集成平台建设的通用模式框架,并从防止互动失灵、基础设施失灵和制度失灵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运行效率的对策,对我国各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块化组织关联界面:形式、机理与效力机制
    郝斌,任浩
    2010, 31(6): 118-125 . 
    摘要 ( 1735 )   PDF(1168KB) ( 2209 )  
    摘要:模块化组织内部不仅存在主导模块与成员模块间的沟通与协调关系,还存在成员模块之间的要素流动与协同关系。成员模块之间通过业务交易、信息共享、知识交流、能力互补、平台整合等方式实现各方的合作,本文基于此构建了成员模块之间合作模式的Brick模型。进一步地,识别了界面关联的成员模块间的能力与知识的作用的四种关联方式——匹配、渗透、融合和寄生,并相应厘清了对偶界面、嵌入界面、共生界面、涌现界面等四种界面形式,以及各自的作用机理。在MISP的作用下,模块化组织关联界面效力机制设计有赖于:在基础层面上进行关系网络的构建,在核心层面上加强关系租金的创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产出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申红芳,廖西元,胡慧英
    2010, 31(6): 126-135 . 
    摘要 ( 1884 )   PDF(1717KB) ( 2544 )  
    摘要:本文在对农业科研机构产出绩效的指标进行选择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各单项产出及产出绩效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农业科研机构产出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产出绩效呈现明显的积聚特征;农业科研机构的产出受科研投入规模及结构的影响,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经济环境对科研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且科研产出距离生产越远,所受到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越小;科研产出与农业生产仍存在脱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内部促进者视角的管理创新引进机制研究
    林海芬,苏敬勤
    2010, 31(6): 136-143 . 
    摘要 ( 1683 )   PDF(1056KB) ( 2353 )  
    摘要:管理创新不受专利保护,减少了企业模仿或引进障碍,因此在已有管理实践或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资源引进、调整并实施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引进决策过程中,内部促进者或企业核心管理者无疑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从与内部促进者密切相关的企业家导向、社会资本和认知偏差三个角度建立管理创新引进机制框架,并提出假设:一是企业家导向影响创新意愿,从而提升管理创新引进水平;二是社会资本通过影响知识搜寻影响管理创新引进水平;三是认知偏差导致风险感知偏低,进而影响管理创新引进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黄文伴,李延喜
    2010, 31(6): 144-150 . 
    摘要 ( 1825 )   PDF(1006KB) ( 2465 )  
    摘要:本文以2006-2008年59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流通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管理者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董事会人数、未领薪酬董事比例、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董事持股比例、监事会特征、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集群:研究谱系与分析维度
    丁魁礼,钟书华
    2010, 31(6): 151-158 . 
    摘要 ( 1826 )   PDF(1169KB) ( 2859 )  
    摘要:当前培育创新集群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念已经在决策层和学术界形成了高度共识。但是创新集群思想从何而来,其理论渊源是什么,这些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还缺乏深入研究。基于此,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结合技术变革、互动学习、创新系统、产业区和产业集群、创新地理学等众多理论脉络,考察了创新集群的研究谱系,梳理了创新集群的地理空间和技术经济空间这两个分析维度。创新集群的两个维度都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只取其中一个维度将误导以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联盟关系风险生成机制研究:以娃哈哈为例
    陈菲琼,虞旭丹
    2010, 31(6): 159-166 . 
    摘要 ( 1768 )   PDF(2248KB) ( 2750 )  
    摘要:企业联盟关系风险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Das & Teng两位学者创造性地把联盟风险概括归纳为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其中关系风险特指联盟伙伴可能的可能机会主义行为或是对联盟缺乏忠诚而造成的潜在损失。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细化分析联盟关系风险的生成机制,演绎出联盟不同阶段关系风险的差异。同时,在此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达娃联盟”的关系风险,由此给出了联盟关系风险的一些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实物期权的港口投资优化决策模型研究
    李和忠,陈树文,匡海波
    2010, 31(6): 167-172 . 
    摘要 ( 1580 )   PDF(1177KB) ( 1978 )  
    摘要:中国港口投资理论与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已经无法适应未来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本研究借助扩张型实物期权描述港口或有投资决策的柔性价值,建立了港口投资扩建综合价值函数模型,反映了港口投资的高度不确定性、港口投资追求或有收益最大化和港口阶段性投资特点,并以港口投资利润指数为目标对投资最优规模进行数值求解。最后运用算例进行实际分析, 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期刊来源指标与影响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
    2010, 31(6): 173-179 . 
    摘要 ( 1718 )   PDF(1447KB) ( 2314 )  
    摘要:对学术期刊来源指标与影响力关系进行研究,总结其中潜在规律,对期刊评价与期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期刊来源指标的角度系统分析其与期刊影响力关系的研究不多。本文利用散点图、回归分析和分组统计三种方法相结合,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医学类学术期刊为例,分析了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引用半衰期5个期刊来源指标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发现期刊来源指标较好并不代表期刊影响力就很大。各期刊来源指标与影响力之间存在着较低的相关关系,但是在不同数据段他们的相关程度又不一样。不同期刊来源指标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各有特点。建议在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中舍弃来源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绩效评价系统的内在驱动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马君,王玉
    2010, 31(6): 180-190 . 
    摘要 ( 1660 )   PDF(1312KB) ( 2594 )  
    摘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绩效评价的内在驱动机制及其影响效应。验证性因子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了学者Latham的开创性结论:有效的绩效评价系统构筑在正规化、目标导向以及组织公平三大基石之上。进一步研究表明,正规化与员工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员工人力资本独特性提升,严格的绩效控制会降低工作绩效,而提高公平感知则会显著提升工作绩效,设置有挑战性的绩效目标对工作绩效有正向影响。但是在人力资本独特性低的情形下目标设置的激励效应与员工绩效呈现“S型”关系。本研究揭示,绩效评价应该从注重对员工行为结果的评估转向对员工自主管理能力的评估,从绩效行为管理转向对员工价值观的深层管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
    刘军,李廉水,王忠
    2010, 31(6): 191-198 . 
    摘要 ( 1914 )   PDF(1012KB) ( 2475 )  
    摘要:本文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但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略低于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和制度创新。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不仅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区域创新,传统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也有正的影响,这为各地区结合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区域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多数资源依赖型产业聚集抑制区域创新,这主要是因为过度依赖资源对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